荀子高徒,法家代表的千古一相李斯,为何会败给区区宦官赵高?野史趣闻
要说人们看待历史就如同给人下标签一样,往往只会看到一面,例如无数人讽刺调侃的钱谦益,说其是贪生怕死,抛弃风骨降清,却是少有人提起他也有暗中资助抗清志士,改过自新的行为;又有人习惯于歌颂文天祥的浩然正气,宁死不屈,但是却看不见其的狎妓之好,声色犬马;还有许许多多这样的人,而他们的两面性也都告诉我们,古人和现代人其实没什么两样都是存在光明面和黑暗面,就像我们不能说一个人是好人或者坏人一样。

始皇与李斯等注视东方
让我们来说说李斯,这也是个很让人迷惑的人物,气的成功让其光芒万丈,但是让其留名千年的却不是因为他的成功,而是因为他的失败!而直到今天,人们还都在议论着他是如何失败的,就像咱们现在这样...
李斯是当时天下最有名望的哲学政治家荀子的门徒,算是师出名门,但最后却是败于宦官之手。其是楚国上蔡人(今天的河南驻马店),但是就是这样以一个外国人的身份,李斯在秦国实现了自己的理想和抱负,用千古一相来形容他绝对是不为过的,作为法家的代表人物,他才学手腕卓绝,不过有时候却也无耻的像个最下流的政客。而关于其为何败于赵高,小编就为大家总结这几个原因。

始皇与李斯
首先第一点,和赵高始终将李斯作为对手不一样,可以说,李斯从未把赵高作为平等的对手看待过,这就让其处于轻敌的不利地位。在朝廷中,其一直轻视赵高,要说也对,始皇时期的李斯已经是位极人臣,他要能看得起赵高也是习惯,也是由于轻视,直到局势已经无法逆转,无法收拾的时候,李斯才向皇帝诬告赵高谋反,但其实他并没有掌握任何证据,算是急了乱咬。

指鹿为马的赵高
再有就是第二点,宦官嘛,和皇帝总是要亲近一些,因为生理缺陷,皇帝也往往会对看似不该有什么欲望的宦官多一些信任,赵高也是如此。而李斯在荀子那里学到的帝王之术让其获得了秦始皇的信任,但是到了二世手下,他的帝王之术基本就没有用武之地,也就是说李斯对二世秦皇几乎就没有造成过什么影响,与皇帝的交流还要假借政敌之手,焉有不吃亏之理。
第三点,这一点说起来大家都不会信,要说咱们看宫斗剧的时候,哪个权利集团争斗的时候没有一帮助手呢对吧,但是!李斯就没有,可能也是因为其是楚国人的缘故,他在秦国的根基并不深,多数时候真的就是作为一个政治家的存在,也就是说李斯没有自己的私人势力集团。而这也是他能够深得始皇帝信任的原因之一,但是到了二世皇帝这里,声望极高的李斯本就是个威胁,而此时李斯为了和赵高争斗也是开始组建自己的势力集团,这样一来自然就是触犯到了秦二世的逆鳞,权臣把持朝政的故事二世皇帝肯定也是听过不少的,例如吕不韦的庞大政治势力集团!
而当我们知道了这三点之后,想来对李斯最后的下场也不难理解了!
本文作者:有观点大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