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真正的罪人!赵括?廉颇?野史趣闻

2018-10-24 16:30:43

长平之战,战国的一次焦点战役,它开启了大国之间的真正屠杀!如果说在此之前他们只是试探性的攻防演练;那么从此之后,他们便开始了真刀真枪的厮杀。国与国之间的最后一块遮羞布被彻底揭开,在不到40年的时间里,战国结束。

长平之战

长平之战成了一个分水岭,胜利的天平偏向哪一方,另一方就将面临厄运。那么,是谁导致了长平之战赵国的彻底失败呢?赵括?还是廉颇?

一方面:

最初赵国的策略认为:秦远道而来,有后援辎重之忧。而赵有主场之利,应采取疲敌之计。于是主将廉颇坚守壁垒、屯兵不出,准备以时间来消耗秦军的战力。虽然赵国强,但强在军事。长期对持,就算上党离邯郸近又怎样,粮食还是得消耗那么多,军械还是得消耗那么多。而秦有韩国野王之地,有魏国河东之地,早已经开始屯田储粮。在对峙的第三年,赵国增兵到近50万,国内粮食空虚,蔺相如到齐国借粮,齐国又不借,最后赵军反因饥饿而陷入被动。

长平之战形势

二方面:

秦军占据上党后,王龁坚壁营垒,治军严整,避免与赵军冲突。廉颇压制不住军将(这也为后来临阵换将埋下了伏笔),将士争功。四月,裨将茄见秦军安静,以为秦军畏赵,便攻击秦军哨兵。秦军奋力反击,杀死茄,引来廉颇大举攻秦,长平之战正式爆发。六月,秦军陷赵军,取二寨,杀四尉。七月,赵军筑壁垒而守。秦又攻其垒,取二尉,败其阵,夺西壁垒。廉颇坚壁待秦,但秦军仍能不断蚕食赵军,不断攻破赵军营寨。赵军不利,士卒多有逃亡,廉颇无法遏制。赵军上党告急。

赵军统帅

三方面:

战国时代,由于赵国的地理因素和战略环境,赵国的军队最擅长的是野战突击战,最差的就是防守战。他们能在对匈奴和胡人的战斗中屡建奇功,就是依靠的这种快速突击的进攻战术。他们的兵种以骑兵、轻步兵和弓箭兵为主。而秦国是以步兵和方阵为主,擅长阵地战和防守战。而赵国最初选择了防守,就错过了发动突击战和运动战的绝佳机会,等到秦军扎稳脚跟,赵军要想再这样做已经不可能了。所以廉颇被秦军蚕食而无任何办法,这就导致了赵国的换将。赵国换上赵括的目的是加强进攻,尽快结束战斗,以解决赵国日渐穷蹙的粮食问题。

赵将赵括

四方面:

赵军进攻擅长防守的秦军,就意味着要做出更大的冒险。而秦军步步为营,以壕沟、弩兵封锁的战术,使赵军唯一的骑兵优势彻底丧失。赵括急于求成,中了暗中上任的秦将白起的围歼之计,全军覆没。

长平之战示意图

综上所述,长平之战真正的罪人似乎不是廉颇,也不是赵括,要是上天再给他们多些粮食,也许长平之战就会像之前的平常交战一样,大家过两招就收手了。

从秦国称霸的结果看:粮食和综合国力才是争霸的最大资本!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专注于从不同角度看历史,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本文作者:蜀山笔侠(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