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平之战的“背锅侠”野史趣闻

2018-10-24 16:05:57

了解长平之战的人可能不多,但绝大多数人应该都知道“纸上谈兵”这个成语。而“纸上谈兵”的主人公正是长平之战后期的赵国主帅——赵括。

许多人把长平之战赵国的失败全部归罪于赵括身上,甚至有人还认为,是赵括在长平之战的失败才最终导致了赵国的灭亡。那么长平之战究竟是怎么一回事呢?赵括在这场战役中又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呢?

长平之战是指公元前262年至公元前260年秦赵两国在上党一带的战略决战。赵国一开始派出的是老将廉颇,然而,长平大战一开始,由于数战不利,赵军统帅廉颇就主动坚守,以图与秦军拼消耗,让秦军知难而退,但是谁也没预料到,秦军是铁了心的要跟赵国耗,一干就是14个月,长平大战的性质发生了根本改变,也就是由突发的战役决战,演变成了双方有意识的战略决战和战略消耗战,当然这是双方一开始都没有预料到的。

众所周知,战争不仅是在战场上的厮杀,更是对敌对双方综合国力的考验,说白了就是烧钱,谁的综合国力强,谁就越有机会取胜,战争是对国家资源的巨大消耗,没有强大的国力作保障,战争就只能是士兵们无谓送死的“屠宰场”。

那么,在长平之战开始时,秦赵两国的实力对比如何呢?在秦孝公继位后,任用商鞅主持变法,对秦国军事、农业、生产等各方面都做了巨大改革,迅速使秦国富强起来。在后来几位君主的持续经营下,长平之战发生时,秦国不仅兵强马壮,而且有胡宛之利,巴蜀之饶,奖励耕战,各种战略物资的储备非常充足,控制了绝大部分产量地。且水利发达,常以水道运送军需。虽然战国中期经赵武灵王改革,赵国一度国力大盛,然而比之秦国商鞅变法,赵国改革局限更大、改革范围较小,而后来的君主也未曾进行改革。再加上赵“地薄人众”,虽然疆域辽阔但耕地却十分有限,因此农业经济在六国中较为落后。可以说,在长平之战开始前后,赵国战争储备并不充足,无力支持大规模的长期战争。

所以说,廉颇的坚壁不出可能会在短期让赵国勉强支撑,但随着时间的推移,赵国的国力资源将消耗的非常快,就算不被秦国围攻,自己也经受不起这种战争带来的巨大资源消耗。而赵国大夫蔺相如也说过,赵必换将,只是赵括不可。由此看来。赵国的换将是必然的,不管有没有所谓的“离间计”,赵国都会换将。

其实赵王一开始用的人不是赵括,而是用乐乘替换廉颇,可是廉颇气不过,带兵攻打乐乘,乐乘不敌而出走,随后乐乘、廉颇因此事先后出走。那么在当时,赵国可以用的将军还能有谁呢?首先是马服君赵奢,也就是赵括他爹,可是赵奢当时身体已十分衰弱,无力再出征,不久也一命呜呼。其次是李牧,李牧的能力没得挑,可是他此时正忙于对付匈奴,根本无法脱身,思来想后,最终赵王选择了赵括。

那么赵括果真是一点能力没有吗?按今天的话来说,赵括属于学院理论派,军事理论素养连他爸都自叹不如,应该算是军校的优等生。赵括在作为参谋随军参加麦丘、阏与等战役的时候也都获得了胜利,也可以说是有实战经验的。虽然没当过统帅,但做个参谋应该绰绰有余,可为啥他还要冒着不仅失败被杀还要为后人耻笑的风险来当这个统帅呢?因为他没办法,君主下令、国家危难,于情于理、于公于私都无法推辞,只能是硬着头皮上,尽管自己没有半点统帅经验。

之前分析过,就综合国力而言,赵国是注定要输的,换谁来打只是一个输的时间长短问题,可是赵括在上任后的表现究竟如何呢?从上任的第一天,赵括就不断的勘测地形并同时发动大大小小的进攻。在长平之战最为关键同时也是赵括突围规模最大的时候,赵军因为下雨丹河河道变宽而打道回营,之后被围。在长平被围的46天里,部队出营时只带了3天的口粮,赵括尚能在粮断援绝下却每每带头冲锋最前,杀伤秦军一半以上的人数而自家军队不乱,这绝不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所能做到的。就算到了相互自残而食的时候,赵军依然未出现大规模叛逃,不得不说在长平之战赵括是尽了全力的,可惜一切早已成了定局。

在成败论英雄的年代,赵括无论尽了多大努力,也无论有多少难言,输了,就注定当历史的“背锅侠”。

本文作者:莎莎史记(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