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子肝脏被上百虫掏空,只因爱吃这食物野史趣闻
//前言//
还有什么比生吃一条鱼更能让人体会食材的鲜美呢?

但病从口入,有些东西真的不能乱吃……
1、吃生鱼成习惯,被诊断出患有肝吸虫病
近日,广东中山的一位朱先生腹部疼痛不止,到医院检查后结果让他大吃一惊。朱先生本以为只是小病,但没想到医生在检查中发现,他的肝内居然藏有数百条近两厘米长的小虫子……

(图片来源:网络)

我的天呢!这么多虫,到底是怎么进入朱先生体内的啊,对人体有害吗?
经过判断,医生怀疑病人肝内的虫子很可能是肝吸虫。并立即安排病人进行深入检验,结果显示判断没有错……

(图片来源:网络)
为了帮朱先生排出体内的肝吸虫,医院立即为他安排了手术。手术后给病人留置了一条胆道引流管,同时口服打虫药。最终,经过导管引流出来的虫子,足足有上百条。
医生也表示惊讶,朱先生是怎样患上这种病的呢?细问之下,才得知有朱先生有吃鱼生的习惯。之所以感染这种肝吸虫病,大概同这一习惯有关。
其实在我国很多地区,“鱼生”已逐渐成为一种饮食文化。

将精选的淡水鱼除鳞、剔骨、切片,配之生抽、麻油和芥辣等蘸料,食客就可以享受生鲜鱼肉原本的滋味。

但是,这种饮食方法却隐藏了不少隐患。其中,肝吸虫病就是最需要注意的一种疾病。
那什么是肝吸虫病呢?
肝吸虫虫卵喜欢“躲在”淡水鱼虾等体内,随着人们吃鱼生、未熟透的鱼虾等方式悄悄潜伏进人体,使人患病。

(图片来源:网络)
人在早期感染肝吸虫病时症状不明显,主要是腹泻、腹胀、上腹部疼痛、身体不舒服、食欲不佳、乏力等。
如果不加以及时控制和治疗,肝吸虫病的重度感染者可能引发胆管炎、胆结石以及肝硬化等并发症。

也许有人会说,吃生鱼片不是要蘸醋和芥末吗,这些调料可以帮助杀死寄生虫。

(图片来源:网络)
但其实,这种认知是错误的。
有专家专门做了一项研究,他们发现:
即使用高浓度的芥末、蒜汁、醋和酱油浸泡,肝吸虫也能在里面存活几个小时,放在青芥辣汁里盖上盖子闷20分钟,也只有3%左右的幼虫死亡,浸泡在高度白酒里的幼虫都可以存活40分钟以上……
因此想靠芥末和醋来杀死寄生虫,并不现实。杀死肝吸虫最好的办法,就是高温。只有把鱼肉煮熟煮透,才能杀死寄生虫。
除了肝吸虫,本报上周六的文章中也分享过生鲜致病的案例。日本和澳洲的鲜鱼中都发现过这类寄生虫……
2、如何预防寄生虫?
那么这些寄生虫这么可怕,我们要如何预防呢?
首先,吃生鱼片想要确保100%没有寄生虫这是做不到的。要追求100%的安全,就要忌口。
不过鲜鱼如果急速冷冻(-35℃冷冻15小时),并经过有经验的寿司师傅加工,那感染寄生虫并发生严重疾病的可能性就会很低。

特别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您或身边的人属于以下情况:癌症患者、艾滋病患者、接受器官移植的患者、各类免疫功能低下患者、海鲜过敏人群、3岁以下儿童,以及老年人(一般定义为65岁以上),请注意避免使用任何生鱼!
那无法割舍美味,又担心健康问题,该怎么办呢?
1.只吃经过急速冷冻的海鱼(包括三文鱼、金枪鱼等)。
2.找值得信赖的寿司店和寿司师傅,吃经过筛选加工的鱼生。
3.只吃金枪鱼(金枪鱼是深海中的战斗机,游得很快,所以寄生虫感染率极低,是美国食品药监局特许的无需急速冷冻就可入关的生鱼肉)。
4.最好不要生吃淡水鱼。
5.生熟食品要分开存放和切割,避免食物间交叉感染。
在水产生鲜丰富的澳洲,也经常发生因食客贪吃生鱼片而被感染线虫的案例。喜食生鱼片的华人要尤为注意了!
最后,
最重要的是,如果各位在食用鱼生后感觉不适,一定要及时就医,并且告诉医生自己最近食用了鱼生!
本文作者:微报澳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