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兵平均身高不足1米4,如此矮小的原因竟和这个动作有关野史趣闻
自明朝开始,倭寇就成了日本人的代名词,倭就是指身材矮小,寇自然就是土匪强盗的意思了。一直到二战时期,日本士兵的平均身高都不到1米5,和中国人相比尚且低矮,和高大的美国人站在一起就更突显其矮小的窘态了。那么问题来了,我们口中的小日本到底有多矮?为什么会那么矮?

美国人和日本人的身高差
通过阅读古代日本史料文献可以知道,日本人矮小的不是一点半点。比如日本战国时期参战57次却从未受伤的最强武将本多忠胜,德川家康说他是个身材较高的大汉,可经过考证本多忠胜只有1米5。如果1米5在人们眼中就算大汉的身高,不难想象普通人有多低。

一对日本夫妇,形如侏儒
这种低到了二战的时候依然十分明显,比如日本在征兵的时候会根据其身材评分,身高155厘米以上的可以算甲种兵,就是身体条件最好的那一种。向下以此类推,1米4以下就只能算丙种兵,而1米4左右恰恰是那个时代日本人的平均身高。小日本小日本,这个称呼还一点都不夸张。

日本兵和英国兵
日本人这么矮,首先有一个十分重要的原因就是古代日本的饮食比较落后,尤其在盛唐时大白菜和萝卜对于中国的老百姓而言就是普通的食材,但是对于日本而言却比较珍贵,可想而知古代日本人在营养摄入上有多差。今天日本知名的秋田大米算得上是特产,可在古代日本的耕地面积和生产能力限制了粮食的供应,大部分人只能吃个半饱。

日本人和俄国人
除了缺乏食材、能量摄入较低以外,古日本的烹饪技术也十分落后。吃生鱼在那时候可不是文化,而是烹调技术太低没办法加工鱼类,再加上鲜有肉类的饮食构成催生了饭团、寿司这种简易的食品(但寿司发展到今天已经十分有讲究)。今天我们都知道儿童和青少年想要长高必须摄入足够丰富的营养,主食、蔬菜、肉类、鱼和蛋都要有,可见营养搭配的不平衡加上大米的供应量都不足是日本人始终无法长高的重要原因之一。

八国联军中最右为日本人
除了吃还有很重要的一个原因,那就是日本人跪坐的习惯。这种奇异的坐姿会严重影响腿部的血液循环,如果是成人的一种礼节或者习惯倒也罢了,可跪坐的姿势却是从儿童开始就要学习和适应,试想在最需要运动的年纪这样跪坐,骨骼怎么能发育良好?跪坐作为一种习惯和礼节被日本人传承,自然也就影响了世世代代的人本人。

从小就跪坐的日本儿童
不过日本在战后大力发展体育运动和营养学,并且全民普及喝牛奶,这才把平均身高拉起来。
本文作者:大汉斩舰刀(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