奠定秦国统一的一战——长平之战野史趣闻

2018-10-24 16:32:50

长平之战作为我国古代军事史上时间最早、规模最大、杀得最彻底的一场纤灭战,为当时秦国的统一步伐奠定了最坚实的基础。

长平之战地图

公元前262年,秦国占领韩国的野王地区之后,地属韩国的上党郡成了在外漂泊的孤家寡人,上党郡的郡守冯亭为利用赵国的力量抵抗秦国,将上党郡十七座城池作为礼物送给了赵国,得不到好处的秦国恼羞成怒的直接出兵攻赵。

公元前260年初,秦国将领王龁占领上党郡之后,向当时在长平接应上党百姓的赵军发起了进攻,而当时赵国的领军人物正是廉颇,廉颇我们知道,防守那是稳定一匹,虽然中间有过几次败仗,但始终是没出什么大事。只是当时的的赵国国君赵孝成王可能是觉得廉颇的不出战有辱他赵国的威风,对廉颇颇为不满,再加上当时秦国丞相范雎派人到赵国实行的反间计见效,赵孝成王终于把廉颇给撤了,换成了赵括上,为秦军这边知道赵军的主将换成赵括之后,就看到了彻底击败赵国的机会,于是暗地里也把王龁换了下来,换成白起上。就这样,在无人知晓的情况下,白起奔赴前线,暗地里针对赵括军队实行一系列的灭绝计划。果不其然,赵括果然是跳进了白起为他准备好的大坑里面。

公元前260年九月,被围困了一个多月之后,赵括将所有的军队组成四个部分轮番突围,但是由于断粮太久,军队的战斗力丧失得差不多了,怎么突都突不出去,就连他自己也被射死在了突围的路上。他这一死,赵军几十万的军队群龙无首,纷纷投降。后来的事情就简单了,没粮食养这群人,但又怕他们回去之后接着“造反”,所以只能杀掉。就这样,白起坑杀几十万降卒的事迹就流传到了现在了。

根据史书的记载,白起坑杀的降卒,再加上死在战场上的,此次长平之战中,赵国的士兵死亡人数达到了惊人的45万,赵国也直接从当时的军事第二变成了倒数第二,幸亏还有个当时正在守边的李牧在,不然之后就真的被秦国一下给踏平了。

本文作者:迟暮老人(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