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国长平之战为什么会失败野史趣闻
2018-10-24 16:32:39
战国未年,秦赵两国暴发了最后一场命运大战,胜者将形成对山东六国压倒性的优势,败了自然要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之中了,这场大战,自前262年至前260年,历时近三年,双方都拼了老命,打的筋疲力尽,估计就差双方大王亲自单挑了,最终的结果想必大家都是知道的,赵国败了,被坑杀了40万人,自此,赵国一撅不振,失去了争霸天下的资本,而秦国,则奠定了统一全国的基础。
秦王
长平之战中,一开始,赵国是派的老将军廉颇对阵,这位老将军在历史上也是非常有名的人物,他的事迹几乎人人都知道,老将军一开始与秦军对阵的时侯,打了几仗,但无奈秦军战力太强,都没打赢,最后干脆决定全面防守,跟秦军死耗,拖也要拖死它,实行这种战术以后,秦国就没啥招了,占不到便宜了。
赵王
很多人说,赵国是中了秦国反间计,才决定把廉颇换下来的,换上只会纸上谈兵的赵括,致使赵国大败。其实我认为,长平之战并非只是主将之间的对决,更是后勤保障,双方战力,外交实力,综合国力的比拼,如果有雄厚的后勤补给,赵王想必不用换下廉颇,耗也能耗死秦国,只可惜,打到后期,赵国己国力不济,同时外交游说失败,导致其它五国无人帮忙,种种因素下,迫使赵王做出了十分错误的头定,换上了赵括,赵恬也够命苦的,在战局如此不利的情况下,又碰上了秦国战神白起,想不输都难。最终赵恬在这种情况下,被追进行战略决战,输光了赵国的家底,他本人也在此战中己身殉职了,留下了纸上谈兵这条成语。
本文作者:上下五千年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