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的唐玄宗为什么不烧国库?野史趣闻

2018-09-07 14:30:26

天宝十四年(公元755年)十一月,安禄山、史思明借口替皇帝除掉奸臣杨国忠在范阳起兵造反,史称‘安史之乱’。安禄山亲率训练有素,装备精良的步兵、骑兵十五万,气势汹汹地朝长安杀来。唐朝的政府军已经疏于打战,又来不及招募动员,只能节节败退。到了第二年六月,潼关失守,长安已经门户大开,被安禄山所占只是时间问题。

《杨贵妃》剧照

唐玄宗这个时候肯定坐不住了,带着宗室就打算逃亡四川。当车队从长安延英门所出,路过国库左藏房时,唐玄宗看到有一千多人拿着火把好像在等待什么,就问杨国忠是怎么回事。杨国忠回答到:“请焚库积,无为盗守”,这是要实行‘焦土政策’,连个毛都不给安禄山留下。唐玄宗听罢严肃地说,如果安禄山的军队得不到这些财物,就会向老百姓去搜刮,会让老百姓过得更苦。不如将这些财物留给安禄山,或让老百姓少受些苦。接着,他下令让这一千多手持火把的人撤走。

唐玄宗是正统的唐朝皇帝,如果在自己的都城里不顾百姓死活坚壁清野一烧了之,是完全没有信心的表现。对于处于战争劣势、士气低落的唐朝政府军更是雪上加霜。而另一方面,安禄山的叛军见到唐朝国库里奇珍异宝,战争斗志也会减少。唐玄宗以民为贵的思想对于赢得老百姓的支持,打败安禄山是至关重要的。

声明:文字版权归虎贲资产所有,谢绝转载,侵权必究。

本文作者:虎贲资产(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