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史之乱中的将领李光弼野史趣闻
安史之乱历经8年,期间涌现过许多轰轰烈烈的战场名将,他们智勇双全,知己知彼,以出其不意的计谋夺得多次胜利,这当中尤为突出的一个人是李光弼。
时人将其和郭子仪并称为“李郭”来赞美这两位战场的常胜将军,其赫赫威名让不少人十分憧憬,当成神一般的存在。
这并不是夸张的说法,李光弼完全担得起这个美名,安史之乱能够顺利平定,他是首当其冲的第一功臣。无论是正史还是野史中都记录下他很多智胜敌将的小故事。
广为流传的就是美马计和太原平定战。我们时常听说美人计,美马计估计大家一开始都很懵,闻所未闻,不过根据这个字面意思,大概也能大概猜得出来是个什么情况。
李光弼率领的部队和安禄山部将史思明在河阳发生对峙。史思明一方兵力雄厚,尤其是良驹千匹,在作战中发挥了很大的优势,而且他还贱兮兮的每当休战的时候就将马屁赶到河边洗澡,喂水,给李光弼一方施加心理压力,让他看到他兵强马壮的一面,从而产生畏惧的心理。李光弼一开始十分头痛,因为它确实影响到了部分兵士的心情,长此下去对作战十分不利。
他苦思冥想终于找到了一个有效的对策,便是著名的“美马计”。
他让士兵将城里的母马全部集中起来,将它们的小马驹和母马隔离开,集中在城里的空地上,然后让兵士将母马强行驱赶到河边,这边母马因为担心小马,不愿离开,被强行驱赶后,不断悲鸣,一时间马声沸天,士兵们都不解其意。河对面的公马们听到母马的嘶叫,受到感染,纷纷渡河而过,赶去和母马会合,敌方的母马一时间也受到鼓舞,全都轰动起来,往对岸奔去。敌方士兵一看,大惊失色,赶紧去阻拦,可是为时已晚,大部分马匹都已经奔过去了,他们强行阻拦之下,才好不容易保留下小部分。
这样一来,李光弼不费吹灰之力就得了良驹千匹,士气大振,一时传为美谈,大家不得不佩服他智机不凡。由此也可窥见他出众的军事才能。
在太原保卫战中,他更是以少胜多,以一当十,将史思明的十万大军彻底粉碎,从而改变了整个战场的局势走向,成为安史之乱的转折点。
李光弼一万老弱大军被围困在太原城内,史思明率十万军队驻扎城外,时不时过来强攻一番,然而东西南北四个门,无一个被突破的,这让人很是焦躁。史思明因此想法设法想要引蛇出洞好一网打尽,然后不管他们在门外怎么挑衅,李光弼就是坚守不出,这份镇定非同凡响。当然他也不光是守在城里,他一边还秘密挑选强壮的士兵,将从战壕挖出来的土制成砖块,在敌军攻城的时候,往下投掷,一下子能杀敌几十,好用得很,另外还让让人挖了地道,在敌人在阵前叫嚣的时候,突然在地道下面,拉住人的脚踝,拖到地下,俘虏后再在墙头当中斩杀,一时间,重挫敌军士气,消灭了不少人手。
在史思明转而去攻打其他地方的时候,他的地道已经挖到了敌方阵营,抹黑偷袭,杀敌大半,局势渐渐向李方面倾斜。恰逢敌军内讧,史思明退兵,让蔡希德留守,内部军心不稳,一时防守松懈,李光弼抓住这个难得的机会,一举出兵进攻,歼敌大半,至此,太原之困解开,历时半年多的战斗至此结束,李光弼留下了一次完美的战争史上以弱胜强的案例。
没有他的骁勇善战和足智多谋,安史之乱的结局尚是一个未知数。可惜晚年因惧怕宦官的谋害,郁郁而终。
本文作者:漫谈中华历史人物(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