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世友病危后曾报告中央何事 直至闭眼也没等到回复野史趣闻

2018-11-21 19:30:45

核心提示:知道自己来日不多的许世友,就让秘书给中共中央写报告,正式提出了土葬的要求。他的理由很充分:自幼参加革命,报效生母不足。活着尽忠,死了尽孝,葬在老母坟边以尽孝道。报告呈交上去之后,许世友的病情也一天天恶化。每一次昏迷醒来,他都要问一句,报告回复了没有。可是,直至他闭眼时,也没有等到党中央的回复。最后,出面解决难题的是邓小平,他在许世友的那份申请土葬的报告上作了亲笔批示。

1959年,许世友母亲去世时,身任国防部副部长兼南京军区司令员的许世友在回乡送别母亲后,就在父母的墓地附近,为自己选好了未来长眠之地。1956年,一份火化《倡议书》在中南海的中央工作会议上传阅。包括毛泽东周恩来等国家领导人在内的各界知名人士,都欣然签字,唯独新任中共中央候补委员的许世友拒绝签名,甚至,他直接找毛泽东抗议,诉说对火化的不理解,坚决表示自己死后要土葬,要回到母亲跟前尽孝。

许世友

当时他才50多岁,毛主席认为,离你去世还很长时间呢,就一笑了之,觉得你将来会改变观点的。毛泽东的一笑并未了之。1985年元旦刚过,知道自己来日不多的许世友,就让秘书给中共中央写报告,正式提出了土葬的要求。他的理由很充分:自幼参加革命,报效生母不足。活着尽忠,死了尽孝,葬在老母坟边以尽孝道。报告呈交上去之后,许世友的病情也一天天恶化。每一次昏迷醒来,他都要问一句,报告回复了没有。可是,直至他闭眼时,也没有等到党中央的回复。最后,出面解决难题的是邓小平,他在许世友的那份申请土葬的报告上作了亲笔批示。在许世友逝世四天后,这份批示由时任中顾委副主任的王震带到了南京。王震在转述邓小平意见时说,“许世友在60年的戎马生涯中,战功赫赫,百死一生,是一位具有特殊性格、特殊经历、特殊贡献的特殊人物。邓小平同志签的特殊通行证,这是特殊的特殊。”但是同时也宣布了六个不准,这也是邓小平的,据说是邓小平的意见,就是不准开追悼会,只准搞遗体告别仪式。不住登报宣传,就是关于他丧事怎么办理的,不要登报宣传这个事情。不准家属子女外传。不准立碑。

许世友出身少林寺,举止粗狂,作诗填词和他搭不上边。毛泽东劝他读《红楼梦》要多看三几遍。他听话地看《汉书·周勃传》,从哥白尼的《天体运行》到布鲁诺的《论无限性,宇宙和各个世界》也去读。许世友写下一首《浪淘沙》:碧波万里重,多少英雄。当年小试海陆空,愁岛荒山今生地,万紫千红。立石志奇功,壮志长虹,怒看海峡走蛇虫,誓扫妖氛还国土,金马台澎。无论平仄押韵或谋篇布局都不容易。1985年许世友患上肝癌,他却坚决不去北京治病,理由是“北京路窄人多,吵起架来我吵不过他们”。许世友历来是对北京敬而远之,他表面是大老粗心里却清楚得很,自己的火爆性格不宜靠近那个政治漩涡。再者病重的他一旦到了北京,几乎就失去了魂归故里的可能。面对病痛的折磨,许世友宁肯曾几度撞墙来了决生命。几个月后,许世友病逝,邓小平6个特殊批准他土葬。从和尚到上将军,许世友厮杀一生,农民本色不改,最终实现自己的诺言:活着尽忠,死了守孝。

本文作者:莫邪青锋(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