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刘邦、朱元璋喜欢杀功臣?而刘秀、赵匡胤却不杀功臣?野史趣闻

2018-11-15 07:00:32

杀功臣应该不是喜好,而是需要,还有个人的素养。刘邦和朱元璋都是草根做皇帝,得国最正也最不正,刘邦以前三代到春秋战国都是贵族政治,刘邦是第一个草根出身,第一个实践了公侯将相宁有种乎。

同样也表示其他草根也都可以有机会称帝,所以不得不防,但是我认为刘邦杀的功臣其实不多,更不是滥杀,最有名的是韩信。但韩信是因为早有异心被杀的,而其他人萧何、张良、陈平、周勃、樊哙、曹参等都出将入相了,所以刘邦不是随意杀功臣的。

这点和朱元璋不一样,朱元璋杀功臣主要是为了独霸天下,绝不与别人共享,加上他乞丐出身痛恨官僚,而功臣坐天下后都成了官僚,所以要杀。何况太子死后整天担心朱家天下不保,就更加滥杀。所以这应该是家天下的需要。而不是喜好。纵观历史草根皇帝少有不杀的,贵族或知识分子少有杀的。

刘秀赵匡胤为什么不杀功臣,因为是贵族出身有知识有素养知道不能滥杀,也愿意与功臣们共享天下。其次他们那个时代由不得他们滥杀。刘秀是帝王之后,王莽乱政后天下思汉,刘秀能得人心最后坐了天下,光武中兴,他能明白杀功臣不利于光复汉室。虽然这间接导致了两百年后汉末三国的乱世,但是在当时看,不这样可能乱世会来的更早。

赵匡胤是结束五代的帝王,中国历史没有比五代更乱的了,赵匡胤要结束五代的乱世必须要有超越时代的智慧和德行,他自己就是功臣僭位的,知道既不能让功臣作乱,又不能都杀他们,所以来了个杯酒释兵权,这也是那个时代的需要,不然不会有后来的两宋。

所以其实杀功臣和不杀功臣都是为了坐稳江山,没人生来就喜欢杀人,都是时代造成的,更是家天下的贪念造成的。

备注:以上图片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犯您的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本文作者:小白说她很爱夏天(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