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邦称帝后,杀了很多功臣,唯独不杀这个人,还对他很尊敬!野史趣闻

2018-11-15 06:31:06

刘邦称帝后,杀了很多功臣,唯独不杀这个人,还对他很尊敬!

帝王都很喜欢猜忌,就怕皇位不保。就像刘邦一样,到了晚年开始猜疑手下的将领,导致韩信和彭越等人被杀害。但是唯独对张良言听计从,平时都用敬称,令人很惊讶,为什么呢?

1、 张良有才能,不贪图富贵。每一条计谋都特别厉害,却淡泊名利。刘邦十分佩服,觉得自己根本比不上张良。可是张良却没有做官,不在乎名利地位。

2、 张良之所以会帮助刘邦,不是有什么远大的志向,只是想报仇。因为他的父亲是韩国的宰相,后来韩国被秦朝所灭,自然要报仇。其实报仇是其次的,他更想恢复韩国。这一点估计刘邦也看的明白,人家想恢复自己的国家,肯定不会危及到刘邦的位置。

3、 张良是刘邦的救命恩人。如果刘邦真的想杀张良,也得摸摸良心,问问自己这么做合不合适。不过,刘邦也没有什么良心,但是张良很聪明。不想称帝,又没有野心,再加上是刘邦的恩人,所以逃过一劫。

4、 张良观察能力强。在汉朝刚刚成立时,刘邦论功行赏,封了一些功臣。其中就有张良,但是没有被封赏的人有了意见。此时张良站出来了,他说既然汉朝已经成立,就应该对全部有功的人进行封赏。如果不能全部封赏,肯定会有人不满意,皇帝也睡得不踏实。于是刘邦立刻采纳这个建议,将一场危机就这么化解了。

5、 张良帮助了吕后的儿子。当初,刘邦想废掉吕后的儿子,立戚夫人的儿子做太子。吕后知道后特别害怕,请张良来帮忙。张良很聪明,请了几位有身份的人出面,直接立吕后的儿子做了太子。

通过这几点可以看出,张良是真正聪明的人,向皇帝表达出自己没有野心,不在意皇位的意向。也懂得见机行事,不参与任何的争斗。坚持自己的处事原则,能够独善其身。后来,张良不做官了,回到黄袍山隐居。在这里,修建了书院,教孩子们读书认字。

后人为了表示感恩,为张良修建了石墓。而他死后,被追封为文成侯。与他同时期的韩信、萧何的下场都不怎么样,甚至有一些大臣十分凄惨。就因为张良够聪明,才能够被皇帝所信任与尊敬,没有混的那么惨。

本文作者:智在三国(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