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位亲王惹怒了嘉靖帝,最后被焚尸而死,还连累几十个亲王被凌迟野史趣闻
嘉靖帝是明朝掌权时间最长的皇帝,而他的父亲从来没有做过皇帝,后来也是嘉庆帝自己强加上去的,他继位之后,明孝宗的一脉就被断绝了。

明武宗驾崩之后,因为他没有子嗣,所以大臣们就根据祖训来寻找继承人,武宗虽然有一个弟弟,但是在很小的时候就死了。因此就在他父亲这一辈找继承人,他父亲明孝宗有两个哥哥,但是早早就去世了,就没有后代留下来,不过他弟弟虽然死了,但是有两个儿子,长子已经死了,于是就立了二儿子为他的子嗣,就是后来的明世宗。在正德年间,世宗继了位成了嘉靖帝,新皇登基都是要做一些改革的,面对以往的朝政,必然是要制定出新的规章制度的,没有多久,因为他父亲的尊号,大臣们之间发生了关于礼仪方面的争吵。

嘉靖帝就用这件事情来打击这些旧臣和皇室里的人,从而掌握了内外的大权,同时也是集中了中央的权利。他很重视用内阁的作用,来抵制住宦官们的权力,后来他逐渐变得腐朽,迷信上了道教的术士,大规模的滥用民力来建造,并且还换了居所,整天忙着修行,追求长生的方法,从此就不过问朝堂上的政事了。这时候的朝堂被一个首辅大臣独掌了朝权,长达了二十年之久,期间他独吞了军用的粮饷,败坏了朝政,导致边境地区长期荒废,后来就给倭寇们有了可乘之机,在敌方频繁的攻击下,造成了严重的后果。

在明朝的初期,朱元璋就有了前朝之前的经验,他觉得分封同姓的人为王才能很好的稳固自己的江山,于是刚继位的时候就开始分封诸侯王。在洪武年间设定了这个制度,后来也开始实施了,不过随着时间,这个制度也发生了变化,最终的结果却是跟他想的相反。例如朱棣慢慢在自己封地积攒了自己的势力,后来通过一场叛乱得到了皇位,另外各个藩王之间还有着很多的矛盾和冲突,以至于到了后来就出现了很多争斗。朱元璋首位分封的藩王是他的儿子朱桢,后来多个藩王在位,使得当时的楚国局势稳固,不过在一个亲王出现后,楚国发生了动荡。

藩王们之间出现争斗是从晋王开始的,晋王死了之后,他的长子继承了王位,因此就导致弟弟很不满。弟弟就伙同一些人来陷害自己的哥哥,最后哥哥被废,弟弟坐上了王位,不过这个弟弟继位之后做尽了坏事,又被废掉了,还被关了起来。晋王的位置后来悬空了很久,这个时候藩王们之间的争斗就越发激烈了,爆发了多次事件,最严重的一次是楚国藩王的叛乱,楚王是由朱桢开始做起的,他是朱元璋第六个儿子,在洪武年间被封为了楚王,后来楚国发生了一次宫变,是在朱显榕继位的期间。

朱显榕这个人平时就很贪婪残酷,当时还有官员劝他能改掉这些坏毛病,做一个正直的人,但是他并没有接受官员的劝言。朱显榕都是这样的人品了,他的儿子就更不是好东西了,朱英燿是楚王朱显榕和王妃所生的长子,这个长子从小的时候性格就很残暴,而且作恶多端,经常跟一些狐朋狗友混在一起干坏事。朱显榕有一个宫人叫方三儿,被朱英燿给看上了,然后他就让自己的手下通知宦官和门婆等人把方三儿给骗过来匿奸了。方三儿是他父亲的小妾,等同于是他的母亲辈,居然做出了这样乱伦的事情,后来这件事情被母亲吴妃知道了,就告诉了朱显榕。

朱显榕知道后很是愤怒,杖杀了参与此事的一些人,并且杖打了方三儿将她幽禁了起来,朱英燿知道后,就很怨恨自己的父亲。在一次端午节,朱显榕就按照习俗跟楚国的宗室亲眷一起去观看赛龙舟,在这个席间,就命令一女子宋幺儿来助兴。这时的朱英燿看见宋幺儿长得十分貌美,就有了非分之想,随后就与她在一个小亭子里饮酒,后来吴妃的父亲,也就是朱英燿的外公生病了,吴妃就带着朱英燿去探望外公。王府里有一个小吏曾经得罪过楚王,听说世子要出门去探望自己的外公,就提前把宋幺儿安置在自己的屋里,然后再请来世子一起淫乐,后来朱英燿就把宋幺儿接进了宫里,还让小吏纳在屋里。

却不曾想,朱显榕知道了这件事情并想要杀了小吏,小吏听后就害怕了,于是就跟朱英燿说,楚王朱显榕看起来很愤怒,还想要废掉他,不如先下手为强。朱英燿听后居然相信了,就有了想要杀死父亲的想法,之后就与小吏等人结了盟,还约定好在来年的上元节观灯时起事杀掉朱显榕。上元节到了,朱英燿就与自己的党羽勾结在一起,各自拿着兵器并带着面具藏在了朱英燿居住的地方后面,一切都安排妥当之后,朱英燿就摆好了宴席,请父亲过来。

开席不久,朱英燿就暗示放了炮,党羽们听到号令就冲了进来,重击朱显榕的脑袋,而后被打死了。其余的人纷纷被杀,这个中间,朱显榕的弟弟还想要冲进来解救,不过也被伤了,朱显榕死了之后,朱英燿还觉得不解气,又让人鞭打朱显榕的尸体,真是够狠毒的,居然这样对待自己的父亲。事后,楚王府的一些人怕获罪,就建议朱英燿说朱显榕是中风死的,不过幸好的是,朱显榕的随从拼死逃了出去,立马向官府报告了这件事情,官府随即就上报了朝廷。

在事情败露后,朱英燿还想找一些证据来证明自己是无辜的,嘉靖帝已经派人去彻查这件事情的真相,在嘉靖帝知道真相后大怒,立马派人把朱英燿抓回京城焚尸而死,还连累几十个亲王被凌迟。
本文作者:大树历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