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廷叔嫂情第二弹:恭亲王奕訢为什么帮慈禧发动辛酉政变?野史趣闻

2018-11-08 06:03:22

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眼看着英法联军攻入北京城,咸丰皇帝便以狩猎为名仓皇出逃热河,把烂摊子甩给了恭亲王奕訢。咸丰十一年(公元1861年),咸丰帝在屈辱中死于承德避暑山庄,年仅31岁,把摇摇欲坠的大清江山留给了一个6岁的孩子和一个26岁的寡妇,以及八个虎视眈眈的辅政大臣。

紧接着,围绕这对母子和八个辅政大臣发生了著名的“辛酉政变”,彻底改变了历史的走向。所谓“辛酉政变”,简单概述一下就是:农历辛酉年(1861年),26岁的西太后慈禧刚刚守了寡,身边只有一个毛不懂的6岁儿子,她不甘心丈夫留下的江山旁落他人之手,于是联手小叔子恭亲王奕訢,利用手握重兵的僧格林沁和文祥对被排除在八大辅臣之外的不满,发动政变,将八个辅政大臣一举拿下,从此确定了太后“垂帘听政”的政治格局。

慈禧太后之所以发动“辛酉政变”,其原因一方面是为了满足她自己的野心和权力欲,另一方面也确实是被逼无奈。八大辅臣个个身居要职,又有咸丰的遗诏和文武百官的支持,而慈禧只有一个还没断奶的儿子。八大辅臣与慈禧之间的冲突在于,咸丰虽然给八大辅臣全权处理国事的权力,但他们发出的每一道政令都需同治小皇帝盖章才能生效。而这个至关重要的“同道堂印玺”正是握在慈禧手里。如果慈禧是那种任人摆布的女人也就罢了,但事实恰恰相反。所以显而易见,慈禧成了八大辅臣专政揽权的绊脚石,八大辅臣视慈禧为眼中钉、肉中刺,做梦都想除之而后快。慈禧多聪明的一个女人,她深知自己身处险境,于是选择先下手为强。

通过以上分析,慈禧冒险发动“辛酉政变”的理由有了。那么恭亲王奕訢呢?他为什么要帮助慈禧争权呢?好事者传言,奕訢之所以不遗余力帮慈禧是因为这叔嫂二人有一腿。这个情节是不是很眼熟?没错,就是照搬了孝庄太后和多尔衮的八卦!只能说持这种观点的小伙伴,想象力也太丰富了。事情真相是,奕訢有他自己的考虑。

道光皇帝立太子的时候就一直在四阿哥奕詝(咸丰)和六阿哥奕訢之间游移不定,后来文韬武略都不及奕訢的奕詝顺利登上皇位,这本身就让奕訢很不服气、很不爽。而且这个咸丰皇帝在位期间毫无建树,胆小怕事又喜欢摆出一副天朝上国君主的派头,凡烂摊子和黑锅都甩给恭亲王奕訢处理。但临死又把奕訢排除在外,把国家大权交给了八大辅政大臣。所以奕訢也需借政变来夺回本该属于自己的权力。“辛酉政变”成功了,慈禧成了大清的主人,而恭亲王奕訢也如愿成为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议政王兼首席军机大臣。

奕訢与慈禧是盟友而非情人,他们借“辛酉政变”达到了双赢。但是输得又是谁呢?不仅仅是那曾权倾一时的八大辅臣,还有千千万万的普通百姓。因为从那以后,慈禧开始了她长达47年的执政生涯,大清的国运也是从那时候开始急转直下、彻底崩盘的。

本文作者:女神精读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