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雄并起的三国,最终都归于晋,司马懿是怎么做到的呢野史趣闻
要说司马懿的出身,他也是很卑微的。但是他凭自己本身的能力,承接魏国的江山,又一统三国建立晋朝。他的一生成就非凡,光彩熠熠,他是怎么做到的呢?
司马懿自小就读了很多的书,这倒是很多历史名人的共同点。他主要读的是儒家和道家的学说,加上他祖上是武将世家,对兵法他是有先天的血统。这些知识的积累应该说对他日后的成功贡献是最大的。

1、隐忍低调
这应该是司马懿最大的特点了,他的隐忍在历史上是很有名的,常常被人们拿来做典范。那时候的曹操想网罗司马家族为自己所用,所以就召集司马懿到官府中任职。说来也怪,这司马懿就死活不肯。
为什么呢?仔细想想还是司马懿对当时的时局判断所至,他认为当时的时局还不明朗。也不认为曹魏能够最终夺取江山,所以他坚决闭门不出。这也是他胸有大志,图谋江山社稷的一大表现。

他隐忍到什么程度呢?这一闭门在家就是7年之久,在人生岁月中7年也不是一个很短的时间了。但是曹操还是很不放心他,就把自己的一个女人张春华许配给他。这等于是给司马懿安装了一个眼线,时时在盯防着他。
有天这司马懿正在太阳底下晒书,突然间刮风下雨,电闪雷鸣。这个突发的小事情让司马懿登时立刻从床上跳了起来,去收拾院子里的书籍。不巧刚好被张春华看到了,可怜这美人张春华当时才15岁,为了不透露自己的心迹,司马懿活活把她掐死了。

2、善于用兵
也得易于他年轻时候的熟读兵书,到司马懿打仗用兵的时候,他比诸葛亮也不差。这蜀国斗志昂扬共出兵北伐前后共发动战争18次,都没有把魏国攻下,其中司马懿的功劳最大,可以说是功不可没。
要说他的用兵之美妙,不得不提的就是上庸之战,擒杀孟达。当年孟达反叛归降于诸葛亮,司马懿知道后一面向朝廷飞马传报;另一方面也给孟达送信,说朝廷里大臣都不相信此事,劝孟达不要反叛;再一方面立刻召集三军兵出上庸,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斩杀孟达。

第二个值得称道的战争就是:五丈原之战,当时的蜀国和吴国联合用兵,气势汹汹的往魏国杀来。司马懿当时的策略就是闭门不出,坚决不应战来消耗蜀国的兵力。诸葛亮当时送给他妇女少儿的衣服讥讽他,在军营面前破口大骂他,但这司马懿就是不战。
最终,这一仗打了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有见分晓,诸葛亮最终没有熬过当年的八月,死于回兵的路上,终年54岁。

3、后发制人
这在他与曹爽的斗争中表现得淋漓尽致,当时曹爽和司马懿同为辅政大臣,两人把持着当时魏国的朝政军事。而这司马懿再次演出了一场称病不出的好戏,当然,曹爽可没那么容易相信他,就派李胜前去慰问。
这李胜一到司马懿的府中就看见司马懿躺在床上,一副老态龙钟病恹恹的样子,别人喂东西给他吃的时候,他还嘴巴都合不上,口水直流。看上去就要不久于人世间一样。曹爽得知这一情况后,对司马懿的戒心是一点都没有了。

暗地里司马懿不动声色的在城内养了好几千人的亲兵敢死队,在一个恰好的时候悄然出手,一举夺得曹爽的兵权。得到兵权的司马懿一举把所有反对他的政敌打压,为他的后代控制政权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到司马昭的时候,取代魏国自己坐拥江山的野心暴露无遗了。这也就是大家都很熟悉的司马昭之心了,他的后代为感激司马懿的功劳,追封他为高祖宣皇帝,从此中国的历史进入了司马家族的年代晋朝。

在司马懿的成功里我们能看到他很有优秀的品格,也是成大事者必须具备的。至今还被人津津乐道就是他以退为进,深藏不露。在他隐忍装病的七年时间里韬光养晦,直到时局比较明朗的时候才出山。
另外他一个很大的优点就是能有所为、有所不为,在他为曹操当参谋的时间里,他知道什么话能说,什么话不能说。什么时候献计策,什么时候保持沉默。很多时候他都能做到恰如其分。

小编觉得:
司马懿统一三国,结束乱世,建立晋朝。在历史上还是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的。在人生里要想成就一番大事业,不妨向司马懿学习,韬光养晦,暗中强大自己。一旦时机成熟就必须果断出手,从而成就自己。
本文由快乐历史分享原创,欢迎关注,带你一起长知识!
本文作者:快乐历史分享(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