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和下西洋为何带上一班老婆婆?野史趣闻
2018-11-05 18:02:39
「郑和下西洋」是中国古代规模最大,船只及海员最多,时间最久的海上航行。他们按照海上航行和军事组织编成,当中主要有宝船、马船、粮船、战船、水船等等。配合「牵星术」将航海天文定位与导航罗盘的应用结合,精确测定船位航向,相当先进。
大航海一向是冒险行为,所以郑和每次下西洋都准备充足,甚至不理「有女同行,航行不利」的忌讳,特别造小船载着几十个老婆婆随行,究竟带她们出西洋有什么作用?
郑和画像(网上图片)
爱好文史考据的近代国医大师陈存仁,着有《被误读的远行:郑和下西洋与马哥孛罗来华考》,当中就提到请来老婆婆随行的原因。由于船队庞大,航行需要物资也多。当时官员一般所穿的布袜布鞋,不到一个月就需缝补。若果在航行期间,没有人协助缝补的话,那么出海时,准备一船二十万对鞋袜也不够。为了减轻随行物资的负担,宁可请来一船老婆婆,专责海上缝补。至于为什么在一众懂得缝补的女士当中,会选择婆婆?据指是要减低「男女之事」出事风险。
15世纪地图,描绘了从西方欧洲、非洲到东方日本的大致形状(网上图片)
另外,船上的特别技术人员还有稳婆。据了解,郑和每到一处,总要设帐施诊给药,教一些土著如何接生。因为当时落后地区妇女,生孩子总会用锐利碎石要割脐带,碎石带有不明物质,很多时都令妇女破伤风致死。郑和还请来几名农夫随行,因为古时农民总能有效掌握天气云雾风雨变化,准确十有八九。郑和航行的沿海常有飓风,只要被农夫们观察到预兆,能带领船队率先驶到避风港,减低船队出事风险。
郑和船队构想图
本文作者:叨叨个球(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