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国玉玺,和氏璧的秘密!野史趣闻
历朝历代,无论哪个朝代的君王更替,他们手里都攥着一个据说是受命于天的宝贝。有了这个宝贝就具备了当皇帝的合法权利。对,这个宝贝就是大家非常熟悉的——传国玉玺。
传国玉玺,其实有很多种,但最出名的其实就要数春秋战国时期,根据楚国和氏璧雕琢而成的那个玉玺。
传国玉玺,和氏璧
和氏璧,原名叫“和璞”,是没有经过雕琢的玉。据《战国策》里记载,在春秋时期,当时任何一个国家都有镇国之宝。说“楚有和璞”,但是却没有具体的记载。但是另一本著作《韩非子》却有明确的记载,说春秋时期楚国有辩玉高手叫卞和,住在楚国荆山。有天在山下草丛里发现了一块石头 ,断定里边定有美玉。于是就把这块璞玉献给了当时的楚厉王。
楚厉王就找专家辨识,但这些专家都说这只石头。楚厉王很生气,于是就把卞和的左脚砍掉以示惩罚。
过了些年,楚武王当政时,卞和又去把这块石头献了上去。但那些大臣们仍旧判定这里边没玉。于是这次卞和的右脚也被砍了。
又过了几年,楚文王登基,卞和想第三次献玉。但是行动不便。他很伤心,于是就抱着玉,在荆山脚下痛哭了三天三夜。消息不胫而走,传到楚文王那里。于是楚文王派人把他接入宫中,再请专家剖开鉴定,里边果然有一块稀世美玉。
后来楚文王为了感谢、纪念卞和,于是就把这块玉命名为“和氏之璧”。赏封卞和为零阳侯,但是卞和不接受,毅然回到了老家。
和氏璧工艺品
到了楚威王的时候,楚国灭掉了越国。其中宰相昭阳功不可没,于是和氏璧就被赏给了他。但不久之后,突然被盗,就再也找不着了。
隔了几十年后,和氏璧突然出现在赵国。到了宦官廖贤的手里,但是被当时的赵惠文王知道后,趁廖贤不在家时,就直接搜走并据为己有。因为据宝不献,廖贤很害怕,但他有个门客叫蔺相如,出主意化解了这个矛盾。于是廖贤就把蔺相如推荐给了赵惠文王。
后来蔺相如出任赵国宰相,就有了完璧归赵的故事。
在完璧归赵故事里,秦国愿意用十五座城池来换和氏璧。说明当时这块玉的价值不菲,谁能得到这块玉,就等于得到了天下。
完璧归赵
虽然完璧归了赵,但是秦统一六国后,和氏璧仍旧归了秦国。当时秦始皇嬴政想把它作为传家宝,于是就把和氏璧雕琢成了传国玉玺。上面刻有八个字: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受命于天,既寿永昌
之后,历经烽火战争,朝代更替,一直传到了后唐最后一位皇帝李从珂手里。他兵败后一把火烧了后宫。于是,这块已经传了1600多年的玉玺从此便消失了。
后世也有很多关于这块玉的传闻,但是几乎没有人可以证实到底是不是真的。
本文作者:品客零度(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