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璧归赵”中的和氏璧去哪儿了呢?野史趣闻
2018-11-05 06:05:36
“卞和献玉”以及“完璧归赵”的故事,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它们讲的都是和氏璧。而今天小编要说的就是这块玉。
和氏璧是不可多得的珍贵宝物,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国都想把它据为已有。
有一种说法是秦始皇得到和氏璧后,命玉工将宰相李斯书写的'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鸟虫形篆字雕刻在和氏璧上,作皇帝的玉印。这样,和氏璧就成了国玺。代代相传。有人甚至还找到了用刻玺的边角料所制作的玉块。秦始皇死后,赵高利用和氏璧篡权。刘邦率兵攻入咸阳时,国玺落到了他的手中。刘邦建立汉朝后就把玉璧作为汉朝的国印,从此和氏璧成为传国玺'。刘邦之后,传了九代皇帝。
西汉末年,王莽篡权。当时因小皇帝刘婴年幼,传国玺由皇太后代管。王莽让弟弟到长乐宫去要玉玺,皇太后气愤地把传国玺摔到地上,骂道:得这块亡国玺,看你兄弟有什么好下场!传国玺被摔缺了一角,后来王莽用黄金镶补,但无济于事,还是留下了缺痕。
但是,历史文献中关于秦国传国玺的来龙去脉记载还比较详细。和氏璧'色绿如蓝,温润如泽',指明它是用蓝田玉制成的,因此用和氏璧制成传国玺的说法是没有根据的。
那么,和氏璧到底流落到何处呢?
本文作者:凤飞花开翩翩(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