诗评百家将56——岳飞罪名莫须有,而这位名将被杀连个理由都没有野史趣闻

2018-11-05 06:04:55

三十六计誉弥天,莫若南山守碧园。

今日隔江观铁马,长城只道漫无边。

檀道济,南朝刘宋名将。身出寒门,父母早亡。经历几乎和刘裕是一样的,都出身北府兵,后来投靠刘裕,参与平定卢循叛乱,被刘裕发现是个人才,就留在刘裕身边做了个参军。

谋略无双。刘裕西征后秦,檀道济为先锋,连下许昌、洛阳、襄阳、潼关等多个重要城镇,成为灭秦最大功臣。后来镇守北疆抵御北魏,平定了南方谢晦的叛乱。后来刘裕死了,宋文帝一心北伐,元嘉草草,仓皇北顾。派檀道济挂帅。但前锋到彦之一时取胜,麻痹大意,被魏军击败。檀道济率兵营救,屡次重创魏军。但粮道被烧,无法前进。檀道济令人把剩余的米铺在沙子上,唱筹量沙,大模大样,布置疑兵,令魏军生疑不敢追击,这才全身而退。

三十六计。很多人以为,三十六计出自《孙子兵法》,其实是檀道济根据实际作战经验,写成的杰作,现在可以说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但是,檀道济对朝中之事掌握不够。宋文帝病重,他的弟弟彭城王刘义康害怕檀道济反叛,于是借执政之机,擅自收杀檀道济,其实皇帝开始也有这个意思。檀道济死前怒斥刘宋是:自毁长城。檀道济跟着刘裕南征北战,是开国功臣,威望极高,檀道济一死,刘宋再无能人,而北魏则举国弹冠相庆。

劝陶渊明入仕。檀道济担任江州刺史的时候,陶渊明晚年隐居江州,生活贫苦。檀道济曾经亲自去看望他,带了不少美酒佳肴,希望陶渊明出来做官。陶渊明始终不为利禄所动,即使是檀道济这样有威望的人来请也没戏。但檀道济看到陶渊明的破宅烂园,也理解了陶渊明的平生志向,从来没有为难他。

檀道济自跟随刘裕以来,立下赫赫战功,开疆拓土、抵御外寇、平定叛乱、镇边安民,名震一时。但这样一位德高望重的人物、长城一般的重臣,也无法摆脱时代的枷锁、政治的漩涡,连一个正规的罪名都没有就被杀了,真是比岳飞还冤。据说,檀道济被杀当天,京师建康地震,地上生出许多白毛。

本文作者:无限轮回(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