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构为何至死不迎回二帝?岳飞之死,暴露了真实的原因野史趣闻

2018-11-05 06:05:47

靖康之变,徽钦二帝以及王室数千人被金人俘虏,成了阶下囚,在此亡国之际,赵构站了出来,在南京应天府即位,建立南宋,继续延续着宋朝廷的寿命。赵构在成为皇帝之后,起初启用主战派大臣,一心抗金,岳家军崛起之后,曾有机会收复失地,迎回二帝,但是面对大好局势,赵构却站在了主和派一面,不仅如此,还以莫须有的罪名将岳飞处死,使得迎回二帝的希望彻底灭绝,那么赵构为何至死也不迎回二帝呢?

当然,面对权利的诱惑,赵构也会趋于权利的一面,如果徽钦二帝回国,难保自己的皇位不会丢。其实,在赵构心中,对于自己的父亲和兄弟,可能是极其憎恨的,因为在多年之前,徽钦二帝为了保全江山,曾将自己推向了生死的边缘,而这件事也间接导致了赵构最终的抉择。

1126年,也就是在靖康之难发生的前几个月,金兵第一次包围开封府,当时宋钦宗即位不到一年,面对如此形势,他想到了和金军议和,但是金军提出了一个条件,那就是让亲王赵楷作为人质留在金军,但是当时赵楷不在开封,钦宗没办法,于是就让自己的皇帝赵构作为人质送到金军大营,等到议和之后,再将赵构放回来。

赵构当然是不愿意的,这不是赶鸭子上架吗?虽然一百个不情愿,但赵构却表现出了慷慨赴死的气节,冒着被杀的风险前往金军大营,后来宋军曾想偷袭金军大营营救赵构,但是偷袭不成反被金军杀得大败,此时的赵构心中不知作何感想。等到做了皇帝之后,面对当初不顾自己死活的兄弟和父亲,在群臣面前说迎回二帝可能是客套话,内心肯定是一百个不愿意,此时的岳飞却不识圣心,被杀也是必然之中的事。

本文作者:历史脑洞关(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