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军征讨北元大捷 朱元璋为什么禁止刘伯温朝贺?原因只有一个野史趣闻

2018-08-28 22:30:14

朱元璋虽然推翻了元朝,但是却没有像清朝统治者那样口是心非对前朝皇室赶尽杀绝。关于清朝一面假惺惺地为崇祯皇帝发丧悼念,一边又毫不客气地杀光了朱家子孙不同,朱元璋不但没有对元朝皇室进行追杀,甚至也不肯在史料中进行抹黑,按照朱元璋的说法是:“斩杀羞辱前朝皇室这件事,武王伐纣的时候都没做过,咱们也别做。”

这话要从洪武三年五月说起,在那个月,明军北征取得了重大胜利,元顺帝(惠宗)已于当年驾崩,继任的是他儿子爱猷识理达腊,也就是元昭宗。李文忠攻克元朝最后的国都应昌(今赤峰市克什克腾旗达尔罕苏木,元昭宗被打跑,他的儿子买的里八剌和五万人一起成了俘虏。捷报传来,当然是举国欢腾,这时候朱元璋下了一道命令:“曾经在元朝做官的人不要进行朝贺(李文忠捷奏至,命仕元者勿贺)”。

被禁止朝贺的人员名单中,就包括刘基刘伯温,当然那时候他还不是诚意伯(当年十一月晋封)。那么明军征讨北元取得重大胜利,朱元璋为什么禁止刘伯温朝贺呢?原因只有一个:刘基刘伯温不但曾经“仕元”,而且官还当得不小。刘伯温先是考中了元朝进士,第一份工作是正八品的副县长(江西高安县丞),因为工作出色,逐渐提拔成江浙儒副提举兼任行省考试官,后来更是当了江浙省元帅府都事,专门负责打抗元的方国珍,并坚决拒绝方国珍投降,但是刘基反对无效,方国珍成功地投降元朝,刘基一怒之下辞官回家——后来方国珍要投降朱元璋,刘基还是坚决反对,但同样反对无效,方国珍以只享食禄而不上任的广西行省左丞身份善终。

除了不让刘伯温等前元朝官员朝贺,朱元璋也禁止对元朝皇室进行羞辱。当时朝中负责礼仪的大臣拟定了一个“献俘”活动策划——大家还记得金人拿宋徽宗宋钦宗举行的“牵羊礼”吗?那是把这两个被俘的皇帝披上羊皮牵到大庭广众下“展览”。但是朱元璋反对:“武王伐纣的时候,也没羞辱殷商王族吧(武王伐殷用之乎)?”大臣举例:“唐太宗李世民曾经这么干过。”朱元璋笑了:“欺负我读书少吗?李世民举行献俘仪式,用的献品是王世充,要是他捉到了隋朝皇室,肯定不会那么干!”

不但不举行羞辱性的献俘仪式,朱元璋也不允许对前朝进行抹黑。当时诸位大臣纷纷为灭元大捷写文章纪念和祝贺,朱元璋看了很反感:“元主中国百年,朕与卿等父母皆赖其生养,奈何为此浮薄之言?亟改之。”不念旧恶,只念当年的一点香火之情,朱元璋不但没有像清朝对待明朝总是那样不是勒死就是凌迟,反而封买的里八剌为崇礼侯,这称号一点羞辱的意思都没有。

洪武二十一年夏四月,蓝玉在捕鱼儿海大败元昭宗爱猷识理达腊,抓住了他的二儿子地保奴和妃子公主王公以下数万人,基本肃清了北元残余。这其间发生了一个插曲:蓝玉想“留用”一个元昭宗妃子,弄得那个妃子自杀,结果蓝玉的“梁国公”变成了“凉国公”。

那么被俘虏的地保奴又怎么处理呢?《明史》一句话概括:“(洪武二十一年)秋七月戊寅,安置地保奴于琉球。”明军征讨北元大捷,朱元璋禁止刘伯温朝贺并把元朝皇子安置到琉球。这说明了两点问题:第一,朱元璋在当时十分宽宏大量,有着汉家传统美德,欺强而不凌弱,胸襟足以包容四海;第二,那时候的琉球,是咱们的……

本文作者:半壶老酒半支烟(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