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政变各派系的情况是怎么样的(一)野史趣闻

2018-11-08 06:35:00

咸丰十一年,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病死。临死前,立皇长子载淳为皇太子,继承皇位。同时任命载垣、端华、景寿、肃顺、穆荫、匡源、杜翰、焦佑瀛为顾命王大臣,赞襄一切政务。为争夺最高权力,两宫皇太后联合恭亲王奕訢发动政变,除掉了名八大臣,开始垂帘听政,因在辛酉年发生,被称为辛酉政变。

毛主席教导我们:谁是我们的敌人?谁是我们的朋友,这个问题是革命的首要问题。让我们来分析下辛酉政变中各派系的情况是怎么样的。

肃顺派

肃顺集团的兴起有其深刻的历史背景,咸丰即位当年就爆发太平天国起义,半年之间即席卷长江中下游,定都南京,出师西征北伐,朝野为之震惊;正当太平军与清军在长江中下游激烈争夺的时候,英法又发动了第二次鸦片战争,矛头直指北京。政局内外交困,举步维艰。

在恭亲王奕訢被赶出军机处后,文庆担任首席军机大臣,等到文庆去世,时任军机大臣祁寯藻、彭蕴章等遇事唯唯诺诺,服服帖帖,毫无主见,国家处于危局,处处捉襟见肘。

自从奕訢被赶到上书房读书之后,在身边重臣的选择上,最为可靠的人选自然还应该出自宗室,出自爱新觉罗一氏,咸丰开始重用怡亲王载垣和郑亲王端华,端华是济尔哈朗的后代,载垣是允祥的五世孙。但是这两个铁帽子王的才干寻常,所以被引入的就是以知历史风俗利病的肃顺。

肃顺,满洲镶蓝旗人,郑亲王端华异母弟,性格果断,勇于任事道光十六年授三等辅国将军,委散轶大臣,道光二十九年授烽宸苑卿,道光三十年迁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咸丰帝即位后,肃顺以敢于任事而地位不断升迁。咸丰三年署正红旗护军统领,咸丰四年授御前侍卫,之后历任工部侍郎、礼部侍郎、户部侍郎等职。咸丰六年署督察院左都御史,咸丰七年实授,同年擢兵部尚书、御前大臣,十一月赐紫禁城骑马。

御前大臣地位虽隆,但不得参与政事。至咸丰年间,时局变化,也导致了御前大臣职权的变化。咸丰帝在召见军机大臣,征询意见的时候,军机大臣们经常以听候皇上训示,不敢妄参一议来搪塞。当从军机大臣那里得不到所需的建议,咸丰就转而与御前大臣商量,重用亲贵。

满人亲贵的权势不断扩张,开始参与军机处事务。咸丰不时命亲贵如惠亲王、载垣、端华、肃顺等人,与军机大臣一起看奏折,并为咸丰提供实际的参考意见。肃顺在处置耆英,顺天乡试案、户部宝钞案当中,连兴大狱,使蔓延的吏治腐败问题得到遏制,一时朝野震惊,秩序肃然。权势和地位不断上升。

肃顺先后打击了首席军机大臣彭蕴章,协办大学士周祖培、体仁阁大学士翁心存等人,当穆荫执掌军机处后,惟肃顺马首是瞻,使得枢密尽移御前诸贵,肃顺集团权势日隆,如日中天。

本文作者:闲杂了了(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