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酉政变后,为什么慈禧能最终压倒恭亲王奕訢,掌握大权呢?野史趣闻

2018-11-08 06:33:02

慈禧和恭亲王奕欣走在一起,最开始是因为辛酉政变。1961年辛酉年,咸丰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去世。临死前,任命肃顺等八人为辅政大臣,共同辅佐年幼的同治帝。此时,一直被咸丰帝忌惮的恭亲王奕訢伙同慈禧太后发动政变。以肃顺为首的八个顾命大臣,或被杀或被贬,两宫太后垂帘听政,恭亲王则成为议政王,史称“辛酉政变”。

两宫太后垂帘听政

恭亲王掌握大权时,做了不不少事情。他支持曾国藩等人开展洋务运动,建立了一大批西式工厂,这是中国近代工业的开端。成立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并且积极与列强打交道,摒弃了其他顽固守旧大臣不愿接触列强的鸵鸟心态,他的“鬼子六”外号也因此而来。精明强干的恭亲王奕訢成绩斐然,但也因此被慈禧忌惮。

恭亲王奕訢

在政治斗争和权力控制方面,慈禧太后远远强于恭亲王奕訢。慈禧太后意志坚定、处事果决、精力充沛、不被感情左右、政治手腕儿高超,慈禧太后拥有强势掌权者所拥有的一切能力,辛丑政变没多久,慈禧就下过几道圣谕,规定太后可以直接预览大臣奏折,这样就绕过了恭亲王奕訢。

慈禧太后

擅于揽权的慈禧太后逐渐羽翼丰满,她不但牢牢控制着同治帝,而且在朝廷中拉拢了新崛起的李鸿章等人。与此同时,在满清权贵中拉拢了醇亲王和郑亲王。慈禧太后在不断扩充自己权利的同时,也一直在采取手段削弱蚕食恭亲王奕訢的权利。

大权在握的慈禧太后

在中法战争中,慈禧太后把清军的失利按在奕訢的头上,恭亲王奕訢成为了替罪羊,被罢官,至此奕訢已经彻底失势。十年后的甲午战争,慈禧太后不得已再次启用奕訢,但此时,恭亲王老态龙钟,锐气尽失,难以挽回局面。1898年,奕訫逝世,十年后,慈禧太后逝世。大清王朝也彻底走向没落灭亡。

清帝退位诏书

本文作者:鸢飞九天2018(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