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清朝乾隆时期“焚书”之谜野史趣闻

2018-11-07 19:03:40

中国历史上最大规模的焚书是在清朝乾隆时期。乾隆帝即位后,遵奉乃父遗训,继续大兴文字狱,同时,又通过各种手段来夸耀文治。他组织了以纪昀为总纂官的著名文人学者共360人,历时10年,编撰出了我国封建时代一部空前绝后的大型全书——《四库全书》。

  但是,乾隆帝编书的根本目的在于推行文化专制主义,借以巩固清王朝的统治。在编书的头一年,他曾两次提出:编写《四库全书》时,对古籍该“毁弃”的应予毁弃,该“删改”的应予删改。毁弃、删改的原则是什么?编书的第二年8月,他在给军机大臣的谕旨中明确指出:“凡有诋毁本朝之语,正应乘此机会查办一番,尽行销毁,以杜绝、遏止邪言,正人心而厚风俗。”因此,在编审《四库全书》的过程中,凡明朝野史及明人有关奏议文集,只要内容稍有嫌疑而对清廷不利者,也一概焚毁勿论。更有甚者,一些并不“诋毁本朝”,甚至与政治毫无干系的著述,如顾炎武的《音学五书》等也遭到毁版的厄运。至于那些被删改的书,往往被弄得面目全非。访秘记 fangmiji.com

  据统计,整个乾隆时期,共焚毁各种禁书达71万卷之多。可见,乾隆焚书之甚也堪称空前绝后,实在是中国封建社会最大规模的一次焚书。

本文作者:访秘记(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