溥仪研究满清历史,本该对清朝了如指掌的他野史趣闻

2018-11-07 19:03:15

大家对溥仪应该都很了解,中国封建王朝的最后一个皇帝,可谓“根正苗红”,虽然没什么本事,但却是中国历史上所有皇帝里唯一见证了封建帝制被破除的皇帝,也算是他人生的一个大事儿。在抗日战争时期,日本人俘虏了溥仪当傀儡皇帝,想要上演一出当年的挟天子以令诸侯,结果人们根本不吃那一套,虽然在溥仪的名义下日本人还是干了不少坏事,战后更是被苏联人押走。

不过回国以后溥仪还算老实,没搞什么花里胡哨的东西,老老实实的在狱中改造,于是成为了首批赦免战犯。而彼时的中国文化氛围非常浓郁,大家都崇尚研究文学,而著名的诗人郭沫若人人皆知,他懂得英语,日语,德语,俄罗斯语甚至甲骨文,中国历史上的各类语言和文字他都有染指。

溥仪出狱之后,他也不是皇帝了,总要养活自己,于是他想要当大学老师,可是在当皇帝的时候学的知识也忘得差不多了,后来他想要当故宫的导游,当时整个世界或许都没有人比他更对自己年少时的家了解,哪棵树下有几块砖,哪块砖下有几个蚂蚁窝他都一清二楚。而这时,想要研究满文的郭沫若找到了他。

郭沫若想要研究满文,并且要求要对清朝内的宫廷历史了如指掌,而溥仪身为清廷历代延续下来的“龙种”,找他再合适不过了。清朝刚开国的时候书籍都是纯满文,郭沫若觉得溥仪毕竟是爱新觉罗皇族传下来的,身体里没准还有几颗努尔哈赤的细胞,应该对满文有所了解。

可就在郭沫若想要邀请溥仪的时候,溥仪却拒绝了,郭沫若问他为什么,溥仪说:我看不懂满文... ...因为自己小时候跟着老师学过满文,但是当时太动乱了,也没学几个字儿,后来连年战争,满文更是早已抛到脑后。而且,不仅是他,溥仪说在康熙的时候皇族的人就开始说汉语,到了乾隆以后一代不如一代,道光之后就没几个人懂得满文了。

除此之外,我们分析溥仪的心理,研究清史就必然评价清史,而他又要如何点评清史如何点评自己的宗庙先人呢?

本文作者:革沿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