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孝孺宁死不为朱棣写诏书,最后是谁写的?这位名人让你意想不到野史趣闻
2018-11-05 20:07:20
对明朝历史熟悉的朋友应该知道,方孝孺是明代著名大儒,建文帝朱允炆在位期间,官至文学博士,很受建文帝器重。国家的大政方针都向他咨询,就连讨伐朱棣的文书都是出自他的手笔。

姚广孝人称黑衣宰相,是朱棣起兵“靖难”的策划者,他曾告诉朱棣,拿下南京后一定不要为难方孝孺,也不要杀他。杀他,则天下读书种子绝矣。
朱棣攻破南京后,建文帝消失不见,下落不明。其实已经无关紧要了,即使他活着,也绝无反败为胜的机会。朱棣打赢了这场帝位争夺战,登上龙椅指日可待。为了让自己的皇位来的名正言顺,他派人请来方孝孺,希望他能够为自己起草“登基诏书”,但遭到拒绝。

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方孝孺不从,掷笔于地。朱棣威胁要诛他九族。方孝孺说:即便诛十族,也不起草诏书。朱棣大怒,大开杀戒,宗族亲戚、学生门人近九百人被杀。

方孝孺虽然没有起草朱棣的登基诏书,但是无碍于朱棣的称帝。那么是最后谁起草了这份宣告天下的诏书呢?

此人不是别人,正是有明朝第一才子的解缙。解缙在朱元璋当政末期考中进士,很受朱元璋的看重,曾对他说过:“义为君臣,恩犹父子”之语。解缙起草的这份诏书有两千余字,诏书中有一句:“天位不可以久虚,神器不可以无主,上章劝进,朕拒之再三,爰乃俯徇与情,已于六月十七日即皇帝位”很好地替朱棣对皇位的觊觎做了一番掩饰。

解缙拟完诏书后,被封为侍读。侍读官阶七品,从待诏到侍读,解缙这次一跃升官四级。从这时起,解缙进入了他人生最辉煌的时期,后来成为大明朝第一任内阁首辅,主持编修《永乐大典》而名垂青史,用笔墨证明了“谁言书生无用,笔下亦显英雄”这句古话。
本文作者:史点(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