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宦官生存手册野史趣闻

新媒体编辑 / 新星
作者 / 李逸奇(实习生)、新星
说到热映的《绣春刀2》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角色,由金士杰饰演的魏忠贤魏公公绝对当仁不让。他在绣春刀系列中或阴鸷或妖邪的气质给电影里的主角和电影外的观众带去极大的压迫感。

而魏忠贤的职业——明朝宦官,那可真是大名鼎鼎,他们是各种影视剧和武侠小说中的常客,饰演的角色以大反派为主,小反派为辅,可谓是十分“风光”!
但虚构的文艺作品所描绘的形象和真实的明代宦官相去甚远,让本文带大家走进明朝宦官的世界,探寻明代宦官晋升的秘密。
| 明朝:宦官的美好时代 |
中国的宦官制度源远流长,起源于先秦时期,一直到清朝从未间断。其中“东汉及唐、明三代,宦官之祸最烈”,其中更以明代宦官之祸最为广为人知。
宦官之祸是宦官经历好几代努力才“争取”来的。在明太祖朱元璋时代,对宦官的管理还是比较严格的,为了防止太监干政,不准他们识字,还立了块铁牌,上书:“内臣不得预外事,预者斩。”

不过这一切都被明成祖朱棣改变了。
朱棣经靖难之役称帝后,自觉得国不正,开始重用自己亲信的太监大搞特务政治,永乐十八年(1420年),设立东厂,由宦官执掌,诸事直接禀告皇帝。至宣宗时,改太监不得识字的祖制,在宫内设内书堂,令学官教授小太监识字。自此,宦官的权力进入了高速发展时期,明朝宦官最多的时候人数高达十万,据王世贞《龠山堂别集·中官考十》记载:“南海户净身男九百七十余人复乞收入。”宦官遍布政府各部门,以太监充任的特务分布全国。
| 宦官晋升指南 |
明朝的宦官看起来是一个前途无量的职业。
可你以为狠下心挨了那一刀就可以出人头地?
那可大错特错了。
有权有势的大太监都经历了漫长的“奋斗史”,以下是我总结的“太监晋升指南”,供所有有志之士研读(虽然已经没有机会实施了)。

| 宦官≠太监
在人们的印象中,宦官就是太监的别称,在很多关于明朝的影视剧中,都会冒出像这样的台词:“谅他一个小小太监能有何为,自古宦官无成事。”要是被明朝的宦官听到估计是要嘲笑这话没见识——当太监可是无数宦官的理想!
在明朝,太监是高级宦官,可以直接管理普通宦官,明代宦官有很多个级别,刚进宫时只能当典簿、长随、奉御,给人端茶送水扫厕所,如果表现良好,方能被升迁为监丞,监丞再往上升是少监,少监的顶头上司才是闻名遐迩的太监!
这么一算,太监大概也就是一个CEO级别吧。

| 当个宦官不容易
明朝,宦官一职十分抢手,每年的被阉者中只有十之一二能选入宫中,而其余的阉人只能在京城内游荡。
当时规定,凡自愿阉割要求成为宦官者,事先必须得到官府的批准。明代曾规定,一家有四五个孩子以上愿意将其中的一个孩子阉割者,由相关部门登记造册,待收补之日选用。如果私自阉割,一经发现,给以重治,邻居知而不报者,一并治罪。
这个规定非常重要!
想想要是大家都为了发财自己阉了,那明朝早就完了——卒于没人。
当然,这一规定并未得到严格遵行,明朝自阉之风仍旧十分盛行,九千岁魏忠贤,便是自阉的。
想要成功进宫成为一个宦官,需要有人介绍——如先期入宫做宦官的同乡介绍。有些地区送去当宦官的人很多,然后一个接一个地将自己的亲属老乡再介绍入宫的。这样能保证宦官源头的纯净性,很多人自阉因无人推荐而无法进宫,只能在京城内游荡,受到普通百姓的歧视,又无法正常工作,生活十分凄惨。

| 有文化的宦官才有未来
英国思想家培根说过一句至理名言——知识就是力量,这句话在宦官行业也是奏效的——有文化的宦官才有未来。
被认为明朝第一个祸乱朝政的太监王振就是这样一个有文化的宦官。他原来在家乡是个教书先生,由于不满现状,渴望出人头地,最终进宫当了宦官。原先是教育工作者的他肚子里有几罐墨水,进宫后迅速在众宦官中脱颖而出,被明宣宗朱瞻基相中做了太子的老师,开启了自己“辉煌”的职业生涯。
| 紧密团结在皇上的周围
上文说过,明朝宦官人数最多的时候多达十万,行业竞争无比激烈。想要在这十万同僚中杀出重围,脱颖而出,不光得有文化,更重要的是站好队,跟对人。
终明一朝,权势最大的太监,除了上文提到的王振,就是号称“立皇帝”的刘瑾,和“九千九百岁”魏忠贤。二人得权最大的原因,就是紧紧地抱住了皇帝的大腿,皇帝才是权力的来源。

而在明代,想得到皇上的青睐,最简单有效的方法就是投其所好。刘瑾服侍的正德皇帝朱厚照和魏忠贤伺候的天启皇帝朱由校,都是不折不扣的“顽主”。
朱厚照还是皇太子的时候就不爱读书,喜欢各种新奇游戏。刘瑾投其所好:朱厚照喜欢斗鸡走狗,他就找来全国最雄壮的鸡和狗;朱厚照喜欢美女,刘瑾就从全国找来各种款式的美女,源源不断送到朱厚照身边……久而久之,刘瑾成了朱厚照身边的大红人。朱厚照一继位,刘瑾立马火线升官,一年内就成为了所有太监的首领。
而天启皇帝朱由校热爱木匠活,做出来的作品就堆在宫里,魏忠贤看到后,背着皇上把东西拿出宮卖,然后又自己出高价买回,回来报告皇上:陛下的作品在民间价值连城。极大地满足了朱由校的虚荣心,魏忠贤也逐渐得宠。
| 东厂?司礼监?宦官的终极奋斗目标
在各种影视剧和文学作品中,东厂是宦官的大本营,东厂的老大厂公自然就是所有宦官的头子。

《新龙门客栈》中甄子丹饰演的大BOSS曹少钦,就是东厂厂公。
但其实东厂只是个特务机关,宦官的老大另有其人,就是司礼监的太监。
司礼监是宦官二十四衙门的首席,在整个宦官系统中权势地位最高,可称得上是 “宦官之王 ”,无宰相之名,却有宰相之实。 明代历代专权的宦官如王振、刘瑾、魏忠贤等,均担任过司礼监太监。 司礼监的职权有:批阅奏章,传递旨意。大学士的“票拟”要仰仗宦官转达并在皇帝面前作补充说明;皇帝所颁发的命令、批示、口谕都经由司礼监太监传达。此外,司礼监统领其他所有衙门的宦官,所有非司礼监宦官见了司礼监的太监,都要磕头称上司。

明朝《徐显卿宦迹图》,司礼监太监围在皇帝旁,可见地位一般。
| 宦官皆是可怜人 |
当然,最终爬上高位,成为一代权宦的宦官永远是少数,大部分的宦官一辈子都只能在皇宫内苑做一个最底层的奴仆,并且因为身体不完整而加速衰老。日本学者三田村太助在其所著的《宦》中,对此有详细描写:“大多数宦官会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消瘦,到了30岁之后脸上会出现许多皱纹,40岁的宦官看起来像60岁的老人。这种身体变化也带来了个性的反常,他们有时会因为一点点小事发怒,但发完脾气后又会变得无所事事。他们并非十分残忍,一般对比他们强或他们弱的人都没有太大敌意。他们尾随比他们强的人,嘲笑比自己弱小的人。”

清末出宫太监照片。
而权势滔天的大太监就能有好下场吗?
明朝的宦官和东汉、唐朝的同行不同,他们始终都是皇帝用来制约外朝的一颗棋子,只要宫里皇上那二指宽的折子递出来,无论太监的权力有多大,说拿下就拿下。正德皇帝怀疑刘瑾的忠心后,一纸诏书就把曾经的“立皇帝”变成阶下囚,最后凌迟了三天三夜处死。“九千九百岁”魏忠贤,宠爱他的天启皇帝驾崩,讨厌他的崇祯皇帝上台,就失去了所有的权力,最后万念俱灰上吊而亡。
说到底,宦官只是一群依附皇权的人,忍受肉体之痛、心理的创伤,面对家庭的排斥和社会的歧视,最后凄惨地走向人生终点。整个宦官史,不过是皇权专治下的一部悲剧罢了。
微博“世界遗产地理”开直播啦!

| 点击阅读更多 |

《你的通知书还不如古人的走心》

●●●
以上内容由《世界遗产地理》整理
如需转载请联系邮箱fhzkxinmeiti@163.com
文章版权所有,侵权必究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 “阅读原文”购买《世界遗产地理》纸刊。
本文作者:世界遗产地理(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