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最后到哪里去了呢?野史趣闻
想必很多人对于《完璧归赵》这个故事很熟悉,蔺相如凭着自身才智保住了和氏璧,使得和氏璧完璧归赵。但是到了最后,赵国还是没能保住这块和氏璧,最终又是落到了秦王手里。

和氏璧,最早见于《韩非子》记载,是楚国人卞和发现的,但是当时的历王跟后来的武王都认为这块和氏璧只是块石头,认为卞和说谎兵,并砍去了他的双脚。直到后来的文王即位,才相信卞和并剖开玉璧,果然获得一块无双宝玉,命名为“和氏璧”。
战国时期,赵惠文王得到了原先楚国丢失的和氏璧,让秦昭王知道了,派使者劝说,愿以十五座城池来换这个和氏璧,下面的事情我想大家应该知道。但是,蔺相如虽然拿回了和氏璧,可是赵国却无法保全它,最终的结果是落到了秦王的手里,至于这过程如何,据小编所知,没有史料的记载。

秦王获得和氏璧后,将和氏璧做成了御玺,想要流传后代。然而秦二世而亡,这块御玺落到了汉高祖刘邦的手里,并成了大汉的传国之宝。到了汉末,这块御玺先后落入孙坚、袁术等人之手,后由荆州刺史徐璆将此璧献给汉献帝。
公元220年,曹丕篡权,得和氏璧。265年司马炎篡魏,得和氏璧。311年,前赵刘聪虏晋怀帝司马炽,得和氏璧。329年,后赵石勒灭前赵,得和氏璧,并在上面刻下了“天命石氏”四个字。350年,冉闵取代后赵,得和氏璧。再后来,东晋以救援冉魏政权为由骗走和氏璧,和氏璧又归司马家。后来流落在南边的和氏璧历经了宋、齐、梁、陈等王朝的更迭,等到隋朝统一天下之后,和氏璧落入了隋文帝的手里。618年,隋亡,和氏璧由萧后携皇孙政道带进了漠北突厥。

贞观四年,萧后返回中原,将和氏璧献给唐太宗。之后至公元907年,唐哀帝被废,和氏璧到了后梁朱全忠的手里,923年,后梁被灭,被李存勗得到了和氏璧。936年,后晋石敬瑭围攻洛阳,后唐最后一个皇帝李从珂自焚于皇宫之中,自焚的同时,将自身所有的御用之物都投入到了大火之中。石敬瑭没找到和氏璧,而且,从那时候起,和氏璧就神秘失踪了,直到现在,都无人知道和氏璧的下落。
虽然后来的宋元明清时期,都曾多次发现过和氏璧做成的传国玉玺下落,但是其真假却是无从说起,也就是说,这几个时期出现的传国玉玺,其真假有待考证。
本文作者:文史小书生(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