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不知道的和氏璧的前世今生野史趣闻
2018-11-05 06:08:50
东周春秋时,楚国玉工卞和,于荆山觅得一方合抱大石。此石生于嶙峋山腰,石下却浸出淙淙泉水。卞和天赋慧眼,识得此方大石中藏有不世至宝,便将此宝进献楚厉王,说此中宝玉但做王印之材,便可国运绵长。楚厉王当即传来王室尚坊之三名玉工师评判,三玉师皆说此石粗朴无形,安得有宝,分明是此人欺世盗名。楚厉王大怒,立即砍掉卞和双脚,赶出宫外。
其后,楚武王即位,卞和又去献宝,仍以前罪断去右足。
话说献个宝太难了,卞和心里苦,身上也疼啊,但是宝玉不可埋没,总有见天日之时。
卞和出宫后,便抱着大石在荆山下风餐露宿日夜哭泣,三年间便是发如霜雪形同枯蒿,举国视为怪异不祥。后来楚文王即位,便派使者到荆山下询问。卞和哭道,吾之悲哀不在失足,而在举世重宝玉隐没顽石之间也!世无慧眼,宝玉做石。分明忠贞,却认罪人。泱泱楚国,不亦悲乎!楚文王得报,立即带玉工前赴荆山,剖开顽石,果见光华宝玉。楚文王便下诏封卞和为陵阳侯,领地六十里。卞和却只是长身一躬,国宝现世,和当去也。便合身滚下山崖死在了荆山南麓。楚文王心感卞和坚贞守宝,因命此宝为和氏璧。
事情说到这,大家会问自己把石头凿开不就行了(这也是完璧归赵中秦昭王的疑问),何苦非献块大石头;大家应该知道当时的技术水平,要剖藏玉之石,须得特铸镔铁刀具与北海细沙,此两物非楚国所产,郢都尚坊尚须从他国买得,只有楚国国都中的王室尚坊才有,一个玉工却如何剖石切玉也?”。
这就是和氏璧的出场了,至于它后边的命运,我们会接着探讨。
本文作者:管律师(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