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为主张对金作战,为何岳飞被杀,而韩世忠得以善终,原因很简单!野史趣闻

2018-11-05 06:07:47

在中国历史上,要问那个朝代最为软弱,恐怕非宋朝莫属了。在赵匡胤建立宋朝以后,一直奉行重文轻武的政策,导致军队软弱,战斗力低下,还加上软弱的外交,在金国打击下,使宋朝没有什么尊严。不仅每年要向金国贡献大量的钱财,还遭受到靖康之耻,连皇帝都成为阶下囚,后来又遭受到蒙古和元朝的侵略,只能梦断崖山,成为历史的回忆。

在经过靖康之耻以后,赵构登基为帝,当时对待金国有两种态度,一种是以岳飞和韩世忠为首的主战派,他们希望收复河山,另一派就是以秦桧一首的求和派,他们希望能够和金国求和,来达到两国互不干扰。最终赵构听从了秦桧的建议,决定和金国求和。

当时的岳飞正带领着岳家军,多次打败金军,收复了许多国土,让当时的金兵一听到岳飞的名字,都害怕。在岳飞正准备北伐的时候,忽然被赵构下令退兵,当时的岳飞本来是不想退兵的,仗都打到这个份上了,怎么会甘心,但是在皇帝十二道金牌的威严下,岳飞不得不考虑后果,班师回朝。

在回到以后,岳飞就受到秦桧等人的诬陷,被皇帝压入大牢,不久以后,就以莫须有的罪名,杀害了岳飞,成为千古遗憾。有人问了,当时的韩世忠和岳飞一样,都是主张对金国作战,为何岳飞被害,而韩世忠怎么一点事情都没有,这其中有三个原因!

首先,岳飞和韩世忠都是主张对金国作战,韩世忠和岳飞一样,自己也有很大的能力,但是韩世忠和岳飞不一样,当时的岳飞带领岳家军和金国对战,提出的口号是“迎回二帝”,是想迎回两位皇帝,而韩世忠却没有这种口号,岳飞提出的这种口号是没有什么问题的,但是你要知道当时的赵构会这样想吗!万一迎回二帝,那么赵构就很尴尬了,所以就必须要阻止这样的事情发生,而韩世忠看出了赵构这样的想法,自己心里想迎回二帝,但是自己不会明说。

其次,韩世忠熟读史书,明白功高震主的原因,如果自己功劳越来越大,权力越来越大,名声就会越来越大,就算自己十分忠心,还是会遭到皇帝的猜忌,于是自己采取了秦国大将王翦一样的方法,在外打战的时候,写信向皇帝要钱财,住宅,而岳飞了,除了会打战,皇帝赏赐给岳飞的东西,岳飞一样都不要,使皇帝怀疑,你什么都不要,难道想要我的江山。

第三,这一点比较重要,当初韩世忠救过赵构的性命,在赵构登基为帝以后,有人看不过赵构的所作所为,于是有的将领联合起来,逼迫赵构把皇位传给自己的五岁的儿子,就是在这个时候,韩世忠解救出了赵构,使韩世忠成为赵构的救命恩人。

在岳飞被杀害之前,韩世忠只是被赵构解除了兵权,没有什么事情,还任命他为枢密使。在岳飞被杀害以后,韩世忠十分痛恨秦桧,曾当面痛斥秦桧,使秦桧难堪。在自己的知己被杀害以后,自己以辞官回家养老,活了63岁。在韩世忠去世以后,追赠太师、通义郡王,后来还追封为蕲王,谥号“忠武”。

本文作者:煮酒吹历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