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之谜,或许和氏璧根本不是玉?野史趣闻

2018-11-05 06:08:08

据历史学家考证,真正的传国玺和氏璧确实在1000多年前五代十国时期失踪了。和氏璧从春秋战国至唐代末叶,传递了1640多年之久。这在世界历史上是独一无二的奇迹。它在五代十国时期究竟是怎么样失踪的?流落到那里去了?成为千古奇谜。历史许多人兴致勃勃,想方设法力图探索这个奇谜,曾掀起过寻宝热潮。先讲讲和氏璧的来历把吧。

在春秋战国时期,许多诸侯国都有自己的镇国之宝。据《 战国策》载:“周有砥厄,宋有结绿,梁有悬愁,楚有和璞。”和璞即和氏璧,璞是没有经过琢磨的玉。

几百年后,楚国相国昭阳,为楚国立了大功,楚威王把“和氏璧”赏给了昭阳。不久被偷了,失踪了50多年,最后被赵惠文王占为己有。

当然诸侯、天子迷信“壁歪象大”,都想用玉璧作祭无礼器,把“和氏璧”视为“天下的无价之宝”完璧归赵的故事大家都听过把,我就再讲述了。

公元前228年,秦国灭了赵国,和氏璧落到了秦始皇手里。然而和氏璧被秦始皇当成宝印,从此和氏璧开始被称为“国玺”。公元前206年,刘邦攻占咸阳,推翻了秦王朝,秦王子婴把和氏璧献给刘邦。而刘邦建立汉朝,也把和氏璧代代相传。汉献帝时,董卓作乱。孙坚率军攻入洛阳,兵士见宫中一井晨有五彩云气 ,遂使人入井,得传国玺。孙坚将玺秘藏于妻吴氏处。后 袁术拘孙坚妻,夺玺。袁术死后,荆州刺史 徐璆携玺至许昌,时 曹操挟汉 献帝在此,至此,传国玺又归汉室。公元 220年, 曹丕篡权,逼献帝禅让,汉亡。曹丕使人在传国玺肩部刻下 隶字“大魏受汉传国玺”。 最后许多改朝换代,最后北宋成立,而和氏璧却不见。虽然从五代十国以后的1000多年间,各个朝代都有过和氏璧的发现,但都不是真的和氏璧,而是一些伪造的。

一些学者认为,和氏璧不是一块玉,因为荆山地区不产玉,玉在春秋战国时期是一种较常见的东西,并不稀奇,一般人都可以分辨清楚,玉宫的人不可能不认识玉。因此,当献给楚王的时候,经验丰富的玉石匠,绝不会把玉误认为一块普通的石头。由此可以断定,和氏璧根本不是玉,而是玉石匠不认识的、不同于一般玉的另一种奇宝。正因为所有人不认识这个奇宝,所以一些古迹就把它错写成珍贵的玉璧。很多学者断定它根本不是玉。

有些学者认为,和氏璧是地球上极其罕见的至今人们还不知道他的真名,不仅好看,而在于它内在的特性比一般宝石更为奇妙。它究竟是什么奇妙的宝贝?谁也说不清。总之,和氏璧的真相究竟如何?为什么秦昭襄王愿意用15座城市来换它?它的身价为什么如此高贵?

本文作者:小雷说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