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氏璧的传奇一生——张仪窃玉之谜野史趣闻
上回书说到,和氏璧一出土就害得寻宝人卞和失去了一双腿,让楚国的三代大王反反复复的验证它的真假。(可见:和氏璧的传奇一生——血淋淋的出土)
然而,这仅仅是一个开始。和氏璧可不是普通的小宝物,围绕着它的血腥争夺也才刚刚开始。
而第一次和氏璧的失踪,就要说到一个重要的历史人物——张仪身上了。
张仪小童鞋
在张仪遇到和氏璧之前,和氏璧还有一段几经转手的故事。我们先稍稍了解一下。
在卞和献给楚文王玉璧以后,和氏璧成为楚国的国宝之一,代代相传。期间经手的国王有:楚庄王、楚共王、楚康王、楚惠王、楚灵王、楚简王、楚声王......(一下省略100字)
将近40多个楚国国王,把和氏璧像祖宗的牌位一样一直捧在手心里。
和氏璧就是楚国的传家宝
然而到了战国时期,有一个楚国国君却大有魄力,为了国家的将来大笔一挥把传家宝送了出去。
他就是灭亡越国,建立金陵城(现南京)的楚威王熊商。
就是这家伙......
为了显示自己善于用人,不计后果。楚威王老同志,在自己的大将军昭阳攻打魏国,赢得襄陵(今河南睢县)等八县后,将和氏璧送给了他作为礼物。
昭阳获得宝玉以后,欢天喜地。由于太过兴奋,不久后就在自己家里脑血管爆裂而亡。
昭阳将军死前的表情
然而就在昭阳将军死之前,在他的家里出了一次神秘的失窃案。贼没有偷走人民币,没有偷走金条,而是偷走了最最珍贵的和氏璧。这可着实让昭阳将军气个半死。
于是,他就把府里所有豢养的食客们都召集了起来,想要在其中寻找一个最像是贼的存在。
可惜元芳不在,否则还能帮你找找。
很快,经过一轮寥寥草草的排查,食客们把目标瞄准在了最近才来到将军府上混吃混喝的新食客张仪身上。
众食客还列举了一大堆张仪的可疑之处。最重要的其中三条是:一、长相寒酸像个贼;二、衣衫不整像个贼;三、贫穷没钱像个贼。
总而言之,因为就是一个字:穷。张仪就这样成为了天字第一号嫌疑犯。
这也可以......
张仪当然是打死也不承认自己会做这等苟且之事,(也许是他做的也说不定,)义正言辞的一一反驳,并说出了自己的不在场证明。
却不料昭阳将军的食客们大多是大老粗。完全不分青红皂白,管你是不是清白的,先打一通乱棍再说。
张仪这回是秀才遇上兵,有理说不清了。
张仪的遭遇(对牛弹琴)
乱棍打完后,众食客也没有从他身上搜出和氏璧。昭阳想再这样折腾下去也没有什么用,就把张仪逐出了将军府。
被打的鼻青脸肿的张仪踉踉跄跄的回到家中,妻子看了心疼道:“唉,相公。您要是不去读书,做人家的食客。找份安安稳稳的工作,又怎么会流落到如此田地呢?”
张仪对妻子说:'你看我的舌头还在不在?'
妻子笑着说:'舌头还在呀。'
张仪说:'有这舌头,我怕啥。'
张仪对舌头有迷之自信
妻子:“难道你把和氏璧藏在了舌头下面?”
张仪说:“......”
这件事以后,张仪继续刻苦学习,最终考取了辩论学博士后的学位。到秦国担任国相,并将六国玩弄于舌尖之上。
张仪之后的人生轨迹。
然而和氏璧呢?则开始了一段不知所踪的秘密旅途。它被昭阳府上的飞贼(至今不知姓名)卖入黑市,又在黑市中几经转手,最终被一个赵国太监收入囊中。
和氏璧并不知道,离开黑市的它又将兴起另一段血雨腥风。
本文作者:舜玉君(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