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郃在木门谷被乱箭射死,是中了司马懿的陷阱?原因没这么简单!野史趣闻

2018-11-04 23:08:05

公元228年,蜀汉丞相诸葛亮在稳定蜀中,平定南蛮之乱,并得到后主刘禅的认同后,他统领蜀汉大军,开始北伐,一时间,天水、南安、安定三郡吏民叛应诸葛亮。面对诸葛亮忽然的进攻,魏国的朝堂之上一片震惊,毕竟蜀汉向来羸弱,在经历了樊城之战与夷陵之战的失利后,更是元气大伤,因此魏国南部的边防向来松散。如今诸葛亮率领大军北上,只怕魏国有危险。

在这样的情况下,魏帝曹叡亲自坐镇长安,并给张郃加官特进,让他总督各路军马,阻挡诸葛亮的进攻。当时,马谡依傍险要的南山扎寨,没有下山占据城池。张郃断绝了马谡取水的道路,然后发起进攻,打败了马谡。张郃领兵还平定了南安、天水、安定各郡。可以说,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失利,就是拜张郃所赐。

实际上,这并不是张郃第一次主导了战争的胜负,早在官渡之战时,张郃就曾决定了两军的胜败。当时曹军偷袭乌巢,导致乌巢被烧,袁绍败局虽成,但真正失败也应该是在余粮尽,军心散之后才发生,然而事实上,袁军在乌巢被烧瞬间就土崩瓦解,张郃在这其中起了关键性的作用。毕竟曹操火烧乌巢之时,带领重兵的无疑是张郃与高览二将,两人的突然投降,使得袁绍的这支“重兵”或降或逃,受乌巢之火与重兵覆没的双重打击下,袁军才立刻军心散乱以至崩溃。否则若是袁绍粮尽前全军死战,曹操方即使胜利也要付出相当大的伤亡。

也就是说,张郃是为曹魏阵营作出过突出贡献的人,如果没有张郃,只怕即便曹操能赢下官渡之战,也没办法在八年时间里稳定北方,并一跃成为当时最强大的势力。只可惜如此人才,竟然在诸葛亮第四次北伐撤退时被乱箭射死。根据《魏略》的记载,张郃本不愿追击,是司马懿强行命令张郃追击。

但仔细想想,司马懿纵然与张郃不合,但当时的魏帝曹叡并不愚笨,司马懿公然铲除异己,定然会引起曹叡的不满与疑心,这无疑会让司马懿多年的蛰伏与隐忍化为泡影。正因为司马懿会多有思量,因此他绝不会将事情做得如此明显,张郃在木门谷被乱箭射死,也就不会是司马懿设计的陷阱了。

笔者认为,张郃一生征战无数,最终却惨死于乱箭之下而未得善终,实在可惜。

本文作者:甜姐说史(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