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当真看不透诸葛亮的空城计?非也,司马懿临终前道出真相!野史趣闻
在三国寥寥无几的顶级军事家中,诸葛亮和司马懿就占了两个位置。多年来,两人一直斗智斗勇,彼此不相上下。对于两人的才智较量,有人认为诸葛亮稍胜司马懿一筹,是司马懿拿命熬死了诸葛亮。在两人多次对持中,多半是诸葛亮占据上风,所以在军事上,诸葛亮还是强上一点,但在综合能力上,可能就是司马懿更胜一筹了。

空城计
在诸葛亮第一次北伐时,司马懿领着十五万士兵前去围剿城池,却正中诸葛亮的空城计,最终无功而返。此事过后,人们都感慨诸葛亮运筹帷幄,不愧是顶级军师。但也有部分人认为,此战有些蹊跷。司马懿如此了解诸葛亮,也许猜到了诸葛亮的空城计,只是因为其他原因,装糊涂卖傻罢了。
回顾那次事件,我们很容易发现一些蛛丝马迹。当年,由于马谡失守街亭,诸葛亮不得不派兵去西城运粮。没想到,在运粮期间,司马懿猜到了诸葛亮的小动作,特地领着十五万小兵,围堵在诸葛亮的城内。

诸葛亮
此时,诸葛亮大部分兵将都被派去西城运粮,留在城内的都是些老弱病残,一旦打起仗来,诸葛亮必死无疑。在危难之时,诸葛亮妙计一生,让守将打开城门,自个儿领着两个书童,大摇大摆上了城楼,悠哉地弹起琴来。
看到从容不迫的诸葛亮,司马懿等人都犹疑不定。他们猜不到诸葛亮葫芦里卖什么药,也不知道城内有什么在等待他们。
面对这种境况,司马懿想了想,大手一挥,选择退兵。儿子司马昭看到父亲退兵,很是不解。他奇怪地问父亲,就算他诸葛亮再有诈,可到底也敌不过十五万兵马啊,这可是消灭诸葛亮的大好机会,为何要退兵呢?

司马懿大军
司马懿摇摇头,倒像是怕了诸葛亮一般,真的领兵走了。
在事件中,唯一的蛛丝马迹便是司马昭的那一番话。司马懿找不到理由反驳司马昭,因为司马昭所言极是,十五万兵是什么概念?对方只是个小城,面对十五万的绝对力量都是弹指间灰飞烟灭。俗语说过,三个臭皮匠,可顶一个诸葛亮。如今人数差异悬殊至此,还担心他城中有诈吗?
司马懿这么一个人精,心知15万大兵下去,必定能取得大胜利。他心如明镜,可他不愿意这么做。

司马懿
之所以如此,我们从他死前留下的17字遗言可以得出真相:“吾事魏历年,人皆疑吾有异志,吾尝怀惊骇”。
原来,司马懿心中早有打算。他清楚自己最大的敌人并不是诸葛亮,而是来自魏朝内部的种种猜测和不信任。朝中人人都提防他司马懿,无论是曹丕,亦或是曹睿,个个明摆着质疑他。在他们眼中,自己只是个消灭蜀国的武器,一旦蜀国没了,自己必会成为他人的心头大患,只有诸葛亮还活着,他司马懿才能保全自己。
正因如此,司马懿故意中了诸葛亮的空城计,看似兵败,实际上棋高一着。而诸葛亮必然也料到了司马懿的顾忌,所以也弹出了飞鸟尽良弓藏的意思。
本文作者:文史记(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