诸葛亮逝世之后,为何司马懿仍不敢伐蜀?野史趣闻
三国后期基本是诸葛亮和司马懿之间的较量,大家都知道,诸葛亮完败司马懿,无论是从军事、兵法、谋略上,司马懿只能死守,而诸葛亮每次都是进攻,每次北伐都被司马懿吓得不轻。
诸葛亮第五次北伐的时候,终于在五丈原病逝,司马懿松了一口气,然而却不太敢相信,于是他亲自去追击蜀军,结果出现“死诸葛吓走活仲达”的闹剧,可见只要诸葛亮还在,司马懿就得夹着尾巴做人。

可后来诸葛亮去世,而费祎作为蜀汉的新丞相时,为何司马懿仍不敢主动去讨伐蜀国呢,要知道当时蜀国已经没有什么人才了,至少没人是司马懿的对手了。
费祎主政期间,他是反对北伐的,理由是“丞相尚且没能北伐成功,我等之才不及丞相远矣,怎能孤军北上?”而姜维虽然得了诸葛亮的真传,但当时还没完全学会,肯定也不是司马懿的对手。
那么诸葛亮死后,司马懿到底在做些什么呢,原来他也有事做,比如公元237年时,曹魏的公孙渊反叛,司马懿就要去镇压,后来司马懿突然收到魏明帝曹叡的诏书,让他速速赶回来。

原来曹叡病重,他在寻找托孤大臣,司马懿本来对曹魏集团忠心耿耿,可看到新继位的曹芳太年幼,就生出来反叛的想法,当时跟他一共辅佐曹芳的是曹爽,所以司马懿想要解决政敌。
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成功的灭掉了曹爽,跟着架空了曹氏集团,魏国从此改姓司马,因为国家易主了,所以司马懿要进行一系列的安抚工作,同时又要预防东吴孙权,忙得不可开交。

可见诸葛亮去世之后,司马懿之所以不去讨伐蜀汉,不是因为他不敢,而是因为他没有时间,太忙了,当然究其原因,还是因为他对曹魏不忠心,如果他是忠心的臣子,那么恐怕蜀国要提前好多年灭亡了。
司马懿不忠心是明摆着的,他是历史上两个有“狼顾”之相的人之一,还有一个是清朝晚期的慈禧太后,为了巩固自己司马家族的政权利益,司马懿也就没时间南征蜀汉了。

等到后来司马家族稳定魏国的局势后,司马懿也熬不到那个时候,提前死掉了,因此让刘禅多当了几年皇帝,也算是他的运气比较好,同时也算是天意如此了。
本文作者:邦哥说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