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在甲午海战中是“逃兵”野史趣闻
中日甲午海战,北洋水师全军覆没。这对一个军人来说,是一件耻辱的事情,对黎元洪来说也是一场噩梦。受父亲为国尽忠教导多年的黎元洪,在迫不得已的情况下,当了一个逃兵。
不幸一:与怕死的友舰成了一组
1894年9月17日,当北洋舰队行驶至鸭绿江口外的黄海时,早已等候在那里的日本海军舰队迎面扑来。北洋舰队奋起迎战,黄海大海战打响。本属广州水师的“广甲”舰也奉命参战。当时,“广甲”舰的管带吴敬荣。在“广甲”舰上作为一个小头目的黎元洪,是第一次上战场。
当时,“广甲”舰和方伯谦主管的“济远”舰被编为一队。战至午后3时,中日双方海军交火后,“济远”号管带方伯谦因舰船屡次被敌军炮火击中,渐渐不支,加之海上大雾弥漫,方伯谦或许认为这种情况不适合战斗,于是率先挂起不能再战的白旗,退出战斗行列。方伯谦等于是在没有接到上级命令的情况下擅自撤离作战水域。
方伯谦这一撤退不要紧,跟它同属一个队的“广甲”号管带吴敬荣见“济远”舰撤出战斗,也紧随其后驶离。这两艘舰船的撤离对整个战局影响之大肯定是超出方伯谦想象的,它打乱了整个北洋舰队的作战序列。“广甲”出逃后,沿岸开行,一路驶到大连湾三山岛附近触礁搁浅,进退失据。
23日,被日舰“浪速”号和“秋津洲”号发现。吴敬荣害怕被俘,竟然下令毁船,丢下士兵,乘小艇逃走。次日,“广甲”被日舰击沉。
不幸二:跟了一个怕死的头头
黎元洪很不幸地跟了这么一个搭档。管带吴敬荣贪生怕死,指挥“广甲”舰跟着“济远”舰一起逃跑让段祺瑞无奈地当了回逃兵。
吴敬荣生于1864年,和黎元洪同岁。1874年,清政府选派第三批官学生出洋,吴敬荣入选,被派往美国学习。回国后,吴敬荣被派往北洋水师,表现非常出色。1892年4月,调任广东水师“广甲”快船帮带大副。12月,升“广甲”管带,旋赏加都司衔。这样一个人为什么会临阵脱逃,虽然已经无从解释,但着实有点匪夷所思。不过事实已经如此,反正“广甲”舰是按逃跑的罪被清政府处置的。黄海海战后,吴敬荣被“革职留营,以观后效”。
不过,清政府显然对吴敬荣寄予厚望,北洋水师返回威海后,丁汝昌为加强威海陆路防务,派吴敬荣协守北帮炮台。1895年1月30日,日军攻占威海南帮炮台。2月1日,驻守北帮炮台的绥军不战而溃,吴敬荣率部下随绥军一起逃跑。日军未费一枪一弹,就轻取北帮炮台。这次的错误严重了,但清政府还是很舍不得他这个人才,又把他弄回广东水师工作去了,担任一艘名为“宝壁”舰的管带。
唯一幸运的是他带来一件救生衣
在“广甲”舰上的黎元洪等十余名官兵见管带逃走,也纷纷想办法逃生。正在这个时候,日方的舰艇正向“广甲”号驶来。不会游泳的黎元洪在情急之下,也顾不上自己不会游泳了,毫不犹豫地跳进下了大海。
不过,黎元洪做事情向来是有备无患。他在北洋海军进行第二次秋操的时候,临行前曾在广州买了一件救生衣,打仗的时候一直带着。就是这件救生衣,才让后来的中华民国大总统没有葬身鱼腹。在海中漂泊了三个小时之后,黎元洪被海浪推卷到岸边,捡回一条性命。而和他一同跳水的同事们只有四个人生还,其余均葬身大海之中。经过一天半的奔波,他到达了旅顺。又从旅顺步行回到天津北塘的家中,听候清朝政府的召用。
不过,此时的黎元洪内心相当忐忑。果然不出所料,朝廷正追究“济远”与“广甲”两舰临阵逃脱的责任。除吴敬荣被革职留营效力外,方伯谦被处死,黎元洪也因此受到牵连,被监禁数月后方才予以释放。
本文作者:历史很好玩儿(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