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史之商朝(下)野史趣闻

2018-11-02 07:07:15

在“古代史之商朝(上)、(中)”两篇中介绍了商朝的“国号”、“行政势力范围”、“政治”、“军事”等内容。本终章最后将从 “经济”、“文化”两方面来介绍“信史”王朝。

经济

  • 农业

​ ​商人从一开始就是以农业为主的部落,商汤曾派毫人帮助葛人种地。甲骨卜辞中多次见到“其受年”(能获得丰收吗?)的问语,反映商朝统治者对农业的重视。

  • 畜牧业

​ ​在畜牧业在商代出土的除了有六畜的遗骸外,还有象骨,说明当时北方还有训象。并且掌握猪的阉割技术,开始人工养淡水鱼。

  • 手工业

​ ​手工业全部由官府管理,分工细,规模巨,产量大,种类多,工艺水平高,尤以青铜器的铸造技术发展到高峰。成为商代文明的象征。而且商朝人已经发明原始的瓷器,洁白细腻的白陶颇具水平,造型逼真,刻工精细的玉石器表现商代玉工的高超技艺。丝织物有平纹的纨,绞纱组织的纱罗,千纹绉(zhòu)纱的縠(hú),已经掌握提花技术。

​ ​商代农业和手工业的进步促进商品交换的发展,出现许多牵着牛车和乘船从事长途贩运的商贾。到商代后期,都邑里出现专门从事各种交易的商贩,吕尚就曾在朝歌以宰牛为业,又曾在孟津卖饭。

  • 铸造业及艺术品

​ ​商代的陶器有各种颜色,有些为轮制,有些则使用泥条盘筑法,陶器上常压印花纹。目前所知最早的中国釉料出现于商朝。此时期还有大理石及石灰石雕刻的真实与神话动物。由商代的都市可看出,当时已具中国建筑的基本形式,值得注意的聚落包括二里头、郑州、殷(今安阳境内)等,这些地点在不同时期均曾为首都。商代晚期的统治者均热衷于建立奢华的宫殿。

文化

  • 音乐

​ ​自商代起,中国音乐进入信史时代。民间的音乐和宫廷的音乐,都有长足的进步。由于农、牧、手工业的发展,青铜冶铸达到很高的水平,从而使乐器的制作水平飞跃,大量精美豪华的乐器出现。乐舞是宫廷音乐的主要形式。可考证的有《桑林》、《大护》,相传为商汤的乐舞,为大臣“伊尹”所作。从事音乐专业工作的,主要有“巫觋(xí)、音乐奴隶和‘瞽(gǔ)'”三种人。有关商朝的民间音乐的材料很少,《周易·归妹上六》和《易·屯六二》就是商代的民歌。

  • 文字

​ ​商代甲骨文兼有象形、会意、形声、假借、指事等多种造字方法,已经是成熟的文字。在出土的甲骨卜辞中,总共发现有四千六百七十二字,学者认识的已有一千零七十二字。甲骨文因刻写材料坚硬,故字体为方形。而同时期的金文,因系铸造,故字体为圆形。


​客官,既然都看到这儿了,点个关注呗!后期更精彩哦!!!

本文作者:言奇闻话百科(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