著名的东陵大盗孙殿英,他的后人是否继承他的衣钵?野史趣闻

2018-11-02 06:37:48

提起孙殿英,大家也知道这个是谁了吗?孙殿英就是大名鼎鼎的东陵大盗哦,在当时,因为孙殿英掘墓盗宝被发现后,满人哗然,而对于孙殿英的名字也是一直很出名,那么孙殿英是否有后代?后代是否会受到了孙殿英的影响呢?一起来看看东陵大盗孙殿英后代今何在吧。

孙殿英之子女

刘清贞,孙殿英之子孙天义的生母。在孙殿英的4位夫人中,刘排行第二位,河南开封人。刘清贞贤惠善良,视钱财为身外之物。她告诉儿子,父亲盗掘东陵后立过誓言,不准家人拿一件乾隆、慈禧墓内的珍宝。解放后,刘清贞,把新五军驻京办事处的房子及私宅5处,其中西城武定侯胡同前后四进院的许多间房,包括堆积3间房的名人字画以及赵内子昂的八骏图等在内,全部献给了国家。

1931年孙天义出生于北京,孙殿英之子,是孙殿英盗墓后所生。虽然孙天义一直生活在“大盗”父亲的阴影下,但他自强不息,成为一代学人,在文物保护方面也是专家。现任中国翻译工作者协会副会长、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副会长、中国黄帝陵基金会会长、政协陕西省委员会副主席、中国英语教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

1948年,孙天义考入辅仁大学,攻克西方语言文学。就在他跨入大学门坎的这一年,与闫妙娟女士结婚。 “文革”中,孙天义夫妇自然难逃厄运,但孙天义并没有怨天尤人,他学会了砌窑烧砖技术,还把自己拥有的全部时间用于外语学习。“文革”一结束,孙天义便有《罗斯福传》、《张伯伦传》、《戴高乐传》等8部译作交商务印书馆付梓。而闫妙娟女士,却经受不起折磨与苦难,文革后便一病不起,在医院一躺就是7年。

1982年—1983年,孙天义远渡重洋到美国教书,其中一位美国医学界朋友主动提出接闫赴美医治。不料,当手续妥当,闫妙娟却撒手归天。孙天义毅然将夫人的护照、骨灰盒儿背上飞机,到异国他乡教了半年书,算是还了夫人出国疗疾的遗愿。

孙天义的同父异母姐妹中,大姐早夭,二姐在新疆去世,三姐和妹妹均在大连。孙天义与闫妙娟生养了3个子女,大儿子在陕西咸阳西北橡胶研究所当钳工,女儿在咸阳铁一局中学当英文教员,三儿子1990年赴美国留学。

由此可见孙殿英虽然是盗墓的头号人物,但是他的家人却恪守本分,力争上游,没有继续做父亲的错事。

【本文由史人讲古原创作品,首发头条未经同意不得转载】

本文作者:史人讲古(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