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殿英与“上仙庙道会”野史趣闻

2018-11-02 06:34:07

孙殿英(1889-1948),名魁元,乳名金贵,字殿英。河南省永城市马牧乡孙家庄人。他幼年患有天花,落下满脸麻子,外号孙大麻子,孙老殿。因派兵盗掘了乾隆、慈禧等的陵寝,被称为“东陵大盗”。

上世纪二十年代初,孙殿英在安徽省亳州被通缉不能容身,落魄暂住在伊川县白沙镇南街“宋老大”(学尧)家。经过朋友的介绍加入了豫西盛行的会道门“上仙庙道会”。

这个“上仙庙道会”是个什么组织呢?创始人刘廷芳(河南省巩义市英峪村人)声言姜太公附体,委托他“治国法,灭贪官,定乾坤”,就此成立了这个上仙庙道。后来刘廷芳被清兵处死,但庙道会却在豫西山区生根发芽。张明远(洛阳市宜阳县高涯村人)学了刘廷芳的八卦九宫五行之术,在洛阳摆香案,收信徒,渐渐影响了全豫西。这庙道的谛言是:“上上姜尚转卯金,技授无蔽踵徽音,才育八八原有定,弓长苗裔白何心”。给大家解释一下:第一句是说祖师爷刘廷芳为姜太公转世;第二句讲刘把真法传给了张明远(张明远号无蔽);第三句说庙道收弟子按八卦安排为八八六十四个人;第四句白是白奶奶,何是何奶奶,是张明远的两个老婆。

“上仙庙道会”传到当时,庙道首是张明远。光绪年间(1875-1908),张明远发展伊川县府店街李老喜、郭学德、周子廉、李凤彩、李凤林、李凤朝、王永新、马廷儒;大庄村的郭友林;石窑村的任义和、石生全、石生玺;高屯村的高士林;董村的董锡纯、席才三;省庄村的尤长升、尤效颜;白元村的张成;杜沟村的杜春元;李窑村的任长禄;白沙镇的王汝南、王福、姚从善;大元东村的王聚魁;野狐岭村的何其仁;蟒庄村(今属汝阳县)的王凌肖等26人为第一排(辈),伊川人占第一排六十四人的40%以上。“上仙庙道会”的大权长期掌握在伊川人之手。再后来加入“上仙庙道会”的男按元、亨、利、贞、祥,女按莲、修、梅、桂、真排列。“上仙庙道会”遍布河南全省,波及湖北、河北两省数县,共计百余县市,道徒数万人。

张明远的大徒弟李老喜(又名李凤翔,伊川县城关镇北府店村人)后来继承张明远衣钵成了豫西庙道的首领。孙殿英的师傅就是李老喜,李老喜还有个徒弟朱金刚(字西庚,伊川县白沙镇白沙村人),朱金刚另辟蹊径,在白沙镇创建“新庙”,后来也是显赫一时。孙殿英既是老庙道的弟子,又是新庙道的同门师兄,可见他的辈分和地位有多么高了。

“上仙庙道会”当时在豫西还颇有影响。孙殿英的师兄朱金刚在白沙镇办“新庙”,自称豫东派,与原来的庙道并立,也是大行其道。势力远抵汝州、登封、许昌、开封、平顶山、南阳,甚至传到了湖北,有二百多个分庙,道徒近万人。

朱金刚

孙殿英不象朱金刚那般,他是想借庙道的影响来扩张自己的势力。孙殿英慷慨解囊,为庙道祖师爷修了上仙房,供道徒祭拜,引得众道徒无限恭敬和信任。无论新庙道还是旧庙道,都把孙殿英当个人物。孙殿英离开白沙镇到豫西拉杆子的时候,庙道鼓吹孙殿英是神仙下凡,为真龙天子,引得四面八方道徒或捐资相助,或拖枪来投,人马几乎在瞬间翻了几番,搞的镇嵩军不得不对孙殿英刮目相看。憨玉琨将其招安,给个营长让他做;吴大帅(吴佩孚)‚回到河南,再将其招安,给个团长让他做。等到吴大帅兵败,镇嵩军重回豫西,孙殿英再不想让别人封自己什么官了,自己给自己的队伍取了名字叫“河南独立旅”,自己做了旅长。然后带着手下南下淮西,沿豫皖交界东去,队伍猛增到数千人。后来打下亳州抢了自己老上级姜桂题的老宅。绑了毅军老管带姜桂欣,再北上山东投了张宗昌ƒ。这旅长太小,张宗昌就让他做了师长。乃至后来做了蒋介石、张学良的军长,安徽省政府主席,青海省屯垦督办,国民政府的军长,方面军总司令和国民军中央纵队司令,国民党陆军中将等。

朱金刚故居

1947年5月,孙殿英在河南省汤阴县被俘。1948年10月病死于河北省武安狱中。1953年3月,伊川县人民政府依法取缔“上仙庙道会”(包括“新庙”)。

1987年4月28日,“新庙”弟子300余人(涉及8个县)在朱金刚坟前聚集,准备举行“奉献朱金刚塑像”典礼。伊川县公安局闻讯后当即赶赴现场,在朱金刚坟前召开群众大会,宣读了伊川县公安局《关于严禁反动会道门复辟活动的通告》,勒令不准为其塑像,道徒解散退道。

注:憨玉琨(1888-1925),号润卿,河南省嵩县人,北洋陆军上将。曾任镇嵩军前方总司令,中央陆军第三十五师师长。1925年任豫陕甘剿匪副总司令,胡(景翼)憨大战兵败自杀。

‚吴佩孚(1874-1939),字子玉,山东省蓬莱人,北洋军阀直系首领。曾任“西路讨逆军总司令”,“ 讨逆军总司令”,“讨贼联军总司令”,直鲁豫巡检使等。1939年12月被日本牙医害死。国民政府追认陆军一级上将。

ƒ张宗昌(1881-1932),字效坤,山东省掖县(今莱州市)人,北洋军阀奉系首领之一。曾任“ 苏皖鲁剿匪总司令”, 山东省军务督办,山东省政府主席,直隶(今河北省)军务督办,直鲁联军总司令,“安国军副总司令”等。1932年9月被仇人枪杀于济南火车站。

作者:宋志立,1972年8月生,河南省伊川县白沙镇白沙村人。党员,洛阳市作家协会会员;河南省炎黄文化研究会宋氏文化研究专业委员会常务理事;宋氏文化研究洛阳分会秘书长;洛阳姓氏文化研究会理事;伊川县宋氏宗亲会副会长兼秘书长;伊川县政协文史特邀研究员;伊川县文化研究院研究员;伊川县集邮协会副会长;现在河南龙泉金亨电力有限公司工作。

本文作者:望路(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