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元洪借刀杀人,袁世凯将计就计,武昌首义一位元勋不幸遇害野史趣闻

2018-11-02 07:02:45

张振武(1877—1912),湖北著名的革命党人,1905年在日本加入同盟会,是“武昌起义”的主要组织者和领导者,他和孙武、蒋翊武并称“辛亥三武”。

辛亥革命后,张振武担任湖北军务司副司长。在辛亥革命期间,湖北军政府都督黎元洪与张振武不和。建立民国后,两人的矛盾逐渐激化。黎元洪想除掉张振武,但又怕引起革命党人的强烈反击。

袁世凯担任民国首任大总统后,针对各省的不同情况,采取区别对待,分化瓦解的策略,以裁减革命党人所掌握的军队。

1912年8月,袁世凯假意聘请人才,邀请首义将领进京共谋民国大事。张振武与另一革命党人、将校团团长方维都在邀请之列。

8月10日,张振武一行十余人抵京。11日,黎元洪即密电袁世凯,说张振武、方维“蛊惑军士,勾结土匪,破坏共和,图谋不轨……伏乞将张振武立予正法,其随行方维,系属同恶相济,并乞一律处决,以昭炯戒。”

袁世凯一看电报,就知道黎元洪是想借刀杀人。他决定将计就计,他一面命令手下的北洋将领冯国璋、段祺瑞等轮番设宴,热情欢迎张振武一行。一面为保险起见,袁世凯召集赵秉钧、冯国璋、段祺瑞、梁士诒、陆建章、段芝贵等心腹,讨论该如何处置。

段祺瑞首先发言,主张乘机杀掉张振武、方维二人,就此拉拢黎元洪就范,以共同对付革命党人。梁士诒则表示反对,他认为民国初建,人心未稳,仅凭黎元洪一纸电令,就擅杀有功人员,恐会招来各方非议。他提议再给武昌去一电,验证杀张密电是否是黎元洪本人的意思。袁世凯同意按照梁士诒的意思办。

15日凌晨,黎元洪的复电传回北京总统府,陈明上封密电确系黎元洪本人的意思,再次确定了张振武、方维二人的“罪名”,并要求袁世凯从速执行。

袁世凯当即复电黎元洪:“已着步军统领、军政执法处将张振武、方维查看,即按军法惩办。”并命段芝贵执行任务。

15日晚,张振武和方维在六国饭店宴请同盟会等人员后,突然被捕,被解送至军政执法处后,未经任何法律手续和审判即于16日凌晨被秘密处决。

在对外宣布的罪状中,袁世凯把黎元洪的电报抄录了进去,表示听从黎元洪副总统的陈电,不得已,着军政执法处执行。

这一事件一公布,当即引起全国震动,舆论一片哗然。革命党人孙武、黄兴等纷纷陈电袁世凯,指出所宣布罪状皆不实,斥其不经审判,立毙创造共和有功之人,“人权国法,破坏俱尽。”

黄兴

而袁世凯把责任一股脑地推到了黎元洪身上。黎元洪本只想借刀杀人,却不料袁世凯根本不会代为受过,反而把责任都推回自己身上。

袁世凯也并非不知道屠杀革命党人会产生强烈反响,他之所以照办,一是从黎元洪之请,杀了可以推卸责任;二是顺便挑拨黎元洪与革命党人的关系,迫使其倒向自己。黎元洪掉入陷阱,不能自拔。

袁世凯又宣布以大将军礼厚葬张振武,并发给张、方二人遗属抚恤金各三千元,并把其他被逮捕的湖北将校团人员全部释放,各给一千元作为回籍路费。

通过这些做法,国人舆论随之转变,对袁世凯从怀疑变为谅解,认为他是处于被动地位,只是碍于副总统面子,而使自己成为替罪羊。

在此之前,人们都骂袁世凯是刽子手、阴谋家,而称赞黎元洪是忠厚长者。通过这一血案,大家才认识到“忠厚长者”的阴险毒辣!

黎元洪弄巧成拙,经此一番折腾,威信全失,为了保持个人的地位,不得已投向了袁世凯。而袁世凯这一招将计就计顺利成功。

本文参考文献:《袁世凯传》

本文作者:史家之韵(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