淝水之战是“以多胜少”?野史趣闻

2018-11-01 22:37:57

西晋的统治结束后,前秦政权逐步统一了北方,南方则由司马睿建立起了东晋,南北双方形成了对峙的局面。公元383年,前秦与东晋在淮南淝水展开了一场“规模惊人”的大战,史称“淝水之战”。淝水之战中,前秦百万雄兵居然输给了东晋十万兵马,在历史上颇为罕见。

但是近年来,史学家们通过对史册的研究,对淝水之战以少胜多提出许多新的观点。

前秦百万军队是否真的有一百万?史学家认为百万只是一个虚数,实际数量并无百万。第一,虽然苻坚已经统一北方各少数民族,但是从人口总数估计,拥有百万雄兵的可能性并不大;第二,假设前秦真的拥有百万军队,也不可能全部派往前线,至少要留一些驻守各地重镇;第三,这年五月,苻坚派遣儿子苻叙率兵进入襄阳和蜀地以抵抗晋军,苻叙也就带走了前秦的一部分兵力。所以百万之师的说法值得怀疑。

真正参加淝水一战的前秦军队有多少人?淝水之战中,集结在淮淝一带的前秦军队其实就只有苻融率领的三十万人。这三十万人还被分布在了郧城至洛涧的五百里战线上。也就是说,真正驻扎在淝水的军队也不过十万人。但是,晋军的八万人几乎都参加了淝水一战,再加上晋军本来就在长江中游地区布置了很雄厚的兵力。因此真正与前秦交战的晋军人数可能达到十二三万人左右,要比前秦军队的十万人多出很多。所以,历史上所谓的“以少胜多”其实并不可信,应该是“以多胜少”。

本文作者:每天一堂趣味历史课(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