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晋时期,离一统天下仅一步之遥的淝水之战告破,原因很现实野史趣闻

2018-11-01 22:36:33

公元383年,这是北方氐族首领 “ 苻坚 ” 统一北方后的第七年,他的国号史称 “前秦”。此时,对于他的前秦来说,统一天下最大的、唯一的障碍就只剩南方的 东晋 了。也就是在这一年,苻坚发动了一场试图吞并东晋王朝的南征战役。而 “ 淝水之战 ”是本此次战役的决定性一战。最终东晋获得全胜,前秦大败,决定了中国进入南北朝时代。

在这场南征战役中,苻坚的前秦共投入80多万步、骑兵力,号称百万。而东晋,在淝水之战中只投入了8万,由宰相 “ 谢安 ” 领导的 北府军 ,并获得胜利。这是什么原因呢?

首先,苻坚的80多万军队不是常备军,是临时拼凑而来。他统一北方的嫡系军队只在10万左右,这也是前秦的精锐主力。其次,还有几十万是打败其他胡人政权后的战俘,属于地方军,号召力肯定不强。再加上其余的全部是新兵蛋子,战斗力肯定是不行。所以,前秦的百万大军其实属于乌合之众。

不管怎么样,苻坚的前秦军队优势是不可动摇的,毕竟东晋才出动了8万兵力。但淝水之战中,有两个关键点决定了双方的胜负。一是,淝水之战的前线秦军只是25万到30万之间,并不是80万,因为其较偏远的地区的凉州兵团、幽州兵团、冀州兵团、蜀汉兵团等尚在昼夜兼程赶路,并且这二、三十万秦军还是以新兵居多,不是前秦的精锐主力。

二是,东晋方面的8万北府军,其实大有文章。这8万晋军是东晋王朝在8年前就开始组建训练的北府军,当时的 谢安 比较有危机意识的,担心前秦入侵,早就提前打造了一支强大的武装,这支8万的北府军其实是东晋的精锐主力。

所以说,淝水之战其实是以东晋的8万精锐主力,打败了20多万的前秦新兵军团。而不并是像书上说的,在战时,有人一喊“秦军败矣”,整个前秦阵营大乱,最后无法控制,秦军就败了,这么简单。有么简单就好了。

经过此战,苻坚统一南北的希望彻底破灭,北方暂时统一的局面也随之解体,再次分裂成多国,中国南北分立的局面继续维持。也使东晋乘胜北伐,收回了黄河以南故土。可以说 淝水之战 保住了中华文化的核心部分并使之从“五胡乱华”后得到喘息和重新崛起的机会。

本文作者:历史公断(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