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国将军冯玉祥子女今何在?野史趣闻
冯玉祥的大儿子冯洪国是1926年加入中国共产党的老党员,曾在父亲的部下领军。他严于律己,一直带领部队战斗在抗日前线,与张自忠、吉鸿昌等一道为国效忠。冯洪国青年时代就读于苏联莫斯科中山大学时曾发表声明,谴责冯玉祥反对中国共产党的倒退行为。
二儿子冯洪志和蒋介石之子蒋经国在留苏时是同学,二人以兄弟相称。新中国成立后,他曾给蒋经国及李登辉写过信,希望台湾当局当机立断,与大陆开诚谈判,实现和平统一。他后来虽定居美国,但仍表现出一个炎黄子孙精忠报国的坚定信念。
三儿子冯洪达的童年和少年,正是父亲冯玉祥“从一个旧军人,经过了曲折的道路,转变成一个民主军人,最后走向新民主主义的中国”的时期,他自幼从父亲那里受到了爱国主义思想的熏陶,怀有强烈的报国之志。在父亲逝世后,经毛泽东和朱德同意,冯洪达进入苏联列宁格勒大学学习,后转入苏联巴库海军学校学习,1953 年回国后投身新中国海军建设事业。在建国35 周年大阅兵之际,他以海军军官训练方队大队长的身份,雄纠纠气昂昂地走在方队的前面,接受党和国家领导人的庄严检阅。1990 年1 月,冯洪达被任命为海军北海舰队少将副司令员。1993 年,身为全国政协委员、海军北海舰队少将副司令员的冯洪达病逝了,年仅63 岁。
冯玉祥与第二任妻子李德全的长女冯理达,全盘继承了父亲平民意识的优秀品质,像父亲那样勤勉读书,像母亲那般聪明伶俐,既气质高雅又平易近人。她在苏联获得了公认的、很难拿到的医学院免疫学博士学位,回国后被分配到中国医学科学院免疫学研究所工作。“文革”后被调入海军总医院,经过30 多年的努力奋斗,她成为我国著名的免疫学专家。
在冯理达的75 本日记中,出现次数最多的话是“感谢党”、“感谢人民”。正是这种一生执著的情感,使她把报效祖国作为自己人生的最高追求。冯理达曾在日记中写道:“我是一名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士,那么,我就姓中、姓军、姓海,这就是我的特色。”她把为兵服务作为爱党报国的事业平台。“文革”结束后,50 多岁的冯理达以急迫的心情和殉业精神投入工作,建成我军第一个免疫学研究中心,创立了免疫物理学、免疫康复学和部队免疫学等基础理论,主编学术专著8部,共260 万字。1991 年,她被国务院、中央军委授予“有突出贡献的早期归国定居专家”称号。
冯理达曾29 次作为中央和卫生部工作组负责人,带队奔赴流脑、霍乱、痢疾等重疫区,以及邢台地震中心区,冒着生命危险,深入偏僻农村,挨家逐户防病治病、调查研究。1998年,在抗洪抢险的紧急关头,73 岁的她,主动向医院党委请缨,坚决要求加入医疗队奔赴灾区。
2008 年2 月8 日,冯理达因病医治无效,在北京逝世。(钟何/文)
本文作者:传奇故事(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