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曹操还早的三国野心家!东汉献帝曾一度在这群“白波贼”手中野史趣闻
陈建斌饰演的新三国曹操
三国乱世始于黄巾,不管是曹操、刘备还是孙坚,都是凭借着讨伐黄巾的机会,得以在日后的汉末乱世跻身群雄之林,进而鼎足天下。
虽然这起以宗教“太平道”为核心的起义运动,从引爆到消弭不过一年光景,但这并不代表黄巾贼就此消失,在此之后的董卓入主朝廷、群雄割据时骑,仍能见到不少黄巾余部出没的身影,其中最强大、最具代表性的势力当属“黑山贼”。
黑山贼原本只是当时跟着太平道起鬨的诸多山头之一,但后来黑山贼出了一位名叫张燕的高手,将黑山贼壮大成了影响范围横跨五郡、部众数以百万计的一方之霸,并且张燕之后还接受朝廷招安、获封“平难中郎将”一职,足以和袁绍、曹操这些诸侯们分庭抗礼。
关于张燕的详细事迹,可参考前作《卸下银甲也从容—赵云独家专访》。
然而,除了黑山贼之外,还有一支同样打着黄巾旗号的起义势力亦不容小觑。由于这支势力是以河北地区的西河郡白波谷(约今山西省临汾市一带)为大本营,是故称之为“白波贼”。
白波贼早期的代表人物名为郭太,他在董卓入主洛阳掌政期间,带领白波贼再度兴兵作乱,董卓曾试图派兵平定,但效果不彰。后来郭太甚至与南匈奴结盟,一步步扩张白波贼的版图。
即便郭太可以说是白波贼的教父级人物,但有关他的事迹也就仅止于此了。
事实上就《三国志》及《后汉书》的记载来看,白波贼不像黑山贼那样,最终打出了一个草头王张燕。自郭太之后,挂上白波贼帅头衔的至少就有四人,而这四人所率领的部队也互不统属、各自为政,结构十分松散。
不久后董卓垮台,以李傕、郭汜二人为首的余部取而代之。李、郭两人跟董卓一样都是武人出身,没什么宏大深远的政治理念,对于朝廷的态度就是允取允求,自身的荣华富贵最要紧。
然而在这所谓的“白波四天王”当中,有位名叫杨奉的贼帅,基于某个我们无从得知的理由,竟然抛下白波贼这份有着大好前途的新创事业,转而依附朝廷,在李傕的麾下任事,似乎是打算捧个铁饭碗吃顿安乐茶饭。
新三国剧中李傕
李傕与郭汜的合作本就是以利益为导向,关系本就难以维持长久,很快两人便为了争夺当时年仅十四岁的汉献帝刘协而大打出手。双方实力不相伯仲,你来我往也打不出个胜负,还把都城长安几乎打成废墟。
目睹如此情景,杨奉不知是义愤填膺还是别有所图,竟然打算暗杀李傕,可惜后来消息走漏,于是杨奉只得带着过去的白波弟兄逃离长安。
献帝实在是受够了李、郭两人的百般蹂躏,几乎是低声下气地向李傕请求重返旧都洛阳。李傕大概是因为刚经历过杨奉背骨事件,需要时间恢复元气,于是就勉强答应了献帝,可郭汜却不这么想,因此他打算要把献帝抓回来锁在自己的居城,好就近看管。
好不容易才求得李傕点头的献帝这下可慌了,正在茫然四顾时刚好发现杨奉的部队还没走远,赶紧带着大臣们直奔杨奉所驻扎的营区,杨奉眼见当今圣上跑来自己面前要求庇护,当然不能坐视不管。虽然杨奉此时处境颇为狼狈,但怎么说都是白波四天王之一,立刻赏了郭汜一个痛快,将他打回老家去。
如无意外,大概又会干回白波贼老本行的杨奉,无端端横空飞来一个眼神楚楚可怜的皇帝,然后他就莫名转职成了尊爵不凡、高贵大方的皇家护卫团团长。
郭汜吃了一个大鳖后,赶紧回去找李傕商量,李傕得知献帝竟然跑去投靠杨奉后,决定与郭汜重修旧好,并一同派兵将献帝再次夺还。眼见李郭联军来势汹汹,杨奉只好拿出压箱宝,赶紧招呼白波贼其余三位天王-韩暹、胡才、李乐前来救驾。
历史偶然造就了一个荒谬的情景,堂堂一个大汉皇帝,竟然为了逃离军阀的魔掌,而必须接受贼寇的保护。这支奇怪的皇家护卫团,在前往洛阳的过程中,不时得向李、郭二人的追兵交战。纵然增加了其他三位白波贼帅的战力,仍终究不敌李傕和郭汜的双剑合璧,皇家护卫团几乎是落荒而逃,损失非常惨重。
当时适逢蝗灾,粮食也所剩无几,献帝只得靠野菜果腹;又由于这支护卫团的组成份子都是些粗人,他们根本没在理会那些臣子对皇帝应有的礼节,当献帝与大臣们议事时,兵士们就在旁边嘻笑怒骂当看戏,甚至还将挺身喝阻的大臣给鞭打致死。
对献帝本人而言,这段重返旧都洛阳的旅途,恐怕可以称得上是他一生中,身心灵各方面都最为不堪的经历。
费尽千辛万苦,献帝总算是抵达了洛阳,由于“护驾有功”,白波四贼帅当中的韩暹,获封为当时汉朝的最高武官职+大将军,而一开始收容献帝的杨奉,则获封为仅次于大将军的车骑将军。从这样的安排可以看出,韩暹大概是白波四贼帅之首,竟然把杨奉该有的首功都抢走了。
威风的日子仅维持了三个月,献帝就被曹操率领着训练有素的军队给夺走,白波四贼帅完全不堪一击。韩暹与杨奉往南方出逃,投奔割据淮南的群雄袁术,后来韩、杨二人又背叛袁术,并四处烧杀掳掠。杨奉最终死在刘备手中,而韩暹则在逃亡途中被当地的武装势力所杀。
王茂蕾饰演的汉献帝
另外两名白波贼帅胡才、李乐又回到河北重操旧业,胡才被仇家干掉,而李乐则是得了重病去世,最终白波四贼帅都没有什么好下场。
原本是响应黄巾起义推翻汉室的白波贼,因缘际会下了继董卓和李傕、郭汜二人的“挟天子”第三代。他们大可趁此闯出一番作为,可惜四人毕竟出身草莽,没能以更高的格局善用献帝所代表的朝廷权威,只是一味把献帝当作提款机,利用他的身份来攫取自身利益。
被称作“乱世之奸雄”的曹操,不仅接手成为“挟天子”的第四代,还充分利用朝廷声威来“令诸侯”,一步一步地往他所期盼的霸业迈进,白波四贼帅则沦为曹操的垫脚石,以最糟糕的方式消失在历史的洪流之中。
本文作者:江城说史(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