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国联军侵华战争主角之一,被称之为“布娃娃帝国主义”野史趣闻

2018-10-31 14:40:08

1900年,八国联军侵华战争开打,毫无疑问,中国以失败告终,在第二年清政府与各国列强签订了《辛丑条约》,赔款数亿两白银,中国人民背上了沉重的的债务,这场战争也称之为“庚子国祸”。

《辛丑条约》签订记录

然而这场战争中的八个主角,分别是世界近代史上的八个列强国家,分别是英、法、美、德、俄、日、意、奥,可能我们中学学中国近代历史的时候都背过这些国家名字,排名也很形象,末尾的两位国家虽然也是欧洲列强的一员,但实力有点够呛,最后一位“奥”指的是奥匈帝国。奥匈帝国更是有个好玩的外号,被称之为“布娃娃帝国主义”。

布娃娃帝国主义--奥匈帝国

为什么奥匈帝国被称之为“布娃娃帝国主义”呢?

(一)国家的军事实力比起欧洲其他列强国家比起来有点弱,可能仅比意大利强那么一点。

(二)奥匈帝国通过皇室结婚生孩子进行扩大地盘,简单的说就是通过繁殖来扩张帝国领土。

奥匈帝国皇室是欧洲最能联姻的古老家族--哈布斯堡家族。这个家族在欧洲中世纪开始就是靠着所向睥睨的联姻生殖战术,一次又一次扩张自己家族的地盘,这些地盘都是嫁入家族的嫁妆,慢慢组成了一个庞大的帝国,曾经统治过神圣罗马帝国、奥地利、匈牙利、西班牙、波西米亚、葡萄牙。

而奥匈帝国就是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奥地利与匈牙利合并的二元制帝国,也就是说奥地利皇帝同时是匈牙利国王,奥地利和匈牙利同时效忠一个国王,但匈牙利和奥地利在帝国内部保持相对独立。可想而知这样的结婚生孩子扩张的松散帝国,实力可能也强不到那里去。

(三)国内民族众多,矛盾尖锐。

20世纪初,全世界民族开始逐步觉醒,民族主义高涨起来,纷纷要求独立,奥匈帝国境内民族众多,矛盾十分尖锐。

而一战的导火索:1914年,奥匈帝国境内的塞尔维亚族的民族激进分子刺杀奥匈帝国皇太子斐迪南大公引起的。

费迪南大公被刺前

而这个老旧的封建家族式王朝哈布斯堡,也随着民族主义的觉醒、民族独立运动而灰飞烟灭。

就是因为这些历史与内部特殊因素,看似很大很强的奥匈帝国实际根本经不起打,如同布娃娃一样,一打就爆,而且蛋碎一地。

布娃娃帝国主义

1914年,萨拉热窝事件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打,“布娃娃帝国主义”的奥匈帝国参加了以德国为首的同盟国,对战以英法为首的协约国,最后同盟国战败,奥匈帝国也随之被撕得粉碎,四分五裂,欧洲古老的哈布斯堡家族也正是终结了数百年的欧洲统治。

本文作者:大正看世界(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