广西的一个县,名字和汉成帝刘骜的年号是一样的!野史趣闻

2018-10-31 14:39:10

广西壮族自治区,简称“桂”,在中国历史上,广西得名于岭南西道、广南西路,又因境内大部分地区属于秦统一岭南设置桂林郡而简称“桂”,1363年,设置广西行中书省,为广西建省之始。今天咱们说广西的一个县,名字和汉成帝刘骜的年号是一样的!



它的名字就是阳朔,西汉汉成帝刘骜第三个年号,共计4年,公元前24年至公元前21年。汉成帝刘骜,西汉第十二位皇帝,汉元帝刘奭与孝元皇后王政君所生的嫡子。提到汉成帝,很多人会想到赵飞燕,汉成帝即位后,荒于酒色,外戚擅政,大政几乎全部为太后一族王氏掌握,为王莽篡汉埋下了祸根,各地相继爆发农民起义和铁官徒起义。汉成帝竟宁元年至绥和二年在位,终年44岁,在位25年。谥号孝成皇帝。

再说一下阳朔县,名字来自谐音“羊角”,隶属广西桂林市,西汉元鼎六年,阳朔为属荆州零陵郡。东汉,属荆州零陵郡,为始安侯国地。南朝宋泰始年间,改始安郡为始建国,熙平县属其辖地。隋朝开皇十年,县治由熙平迁今阳朔镇,县衙建于羊角山下,以“羊角”谐音“阳朔”为县名。阳朔县因此得名,该名历经各朝,流传至今。

唐朝武德四年,分阳朔县增置归义县,与阳朔同属桂州辖地。唐贞观元年, 撤销归义县并入阳朔县,为岭南西道桂州辖地。北宋大观元年,改桂州为静江府。阳朔属静江府所辖元朝至元十五年,改静江府为静江路,阳朔属静江路。明朝洪武初年,改静江路为桂林府,阳朔县属桂林府。清朝阳朔仍属广西桂林府。

民国二年废府设道。阳朔属桂林道,桂林道后改为漓江道。民国十五年漓江道废,阳朔直属广西省。民国十九年属广西桂林第八行政公署(桂林专区)。民国三十四年属广西省第八区(桂林专区)。民国三十八年8月属十一(平乐)专区。新中国成立后,仍称阳朔县,属桂林专区。1968年阳朔县属桂林地区。1981年划归桂林市管辖,成为市辖县,县治不变。面积1428平方公里,人口30.83万,辖6镇3乡。

广西的一个县级市和一个区,名字正好倒过来,太平天国起源于此!

文:凌晨小米粥

微信公众号:凌晨小米粥 微信号:binyingshe

本文作者:历史地图帝(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