厕所“杀人”事件,晋景公的悲催之路野史趣闻

2018-10-30 15:32:25

西魏北周时期敦煌壁画——如厕,右下角那位

春秋三百余年,诸侯林立,君主成百上千,但让后世所记住的却不多,“春秋五霸”毕竟名额有限,还出来两个还出来两个版本争名额,可见竞争之激烈。

但晋景公是个例外,他“独辟蹊径”,用另一种方式取得了“成功”。

既然活的没你们精彩,死总要死出自己的风格。就算不能流芳于后世,也要“遗臭”于万年。

景公活得也算不错。尽管受“赵氏孤儿”中昏君的影响,但景公作为晋国之君倒也是很称职的。布义行刚曰景。能获得“景”这个褒奖谥号,也说明后世对景公的认可。但也仅仅是还不错。

真正让晋景公被后世“津津”乐道是他死得方式过于奇葩。

话说一天景公做了个噩梦,梦见被人追杀,醒来惊惧交加,请桑田巫师解梦,询问吉凶。桑田巫师直言景公吃不到新麦就得玩完。急求秦国的国际名医高缓来治,结果被诊断为病入膏肓,无药可治,给景公下了死亡通知书。不知是出于求生的渴望,还是气愤于当初桑田巫医解梦时的嘚瑟,景公应是挣扎活到了麦收。

新麦粥做好刚被盛上来,景公就把桑田巫医召了进来。“不是说我活不到吃新麦吗?你看这是啥?”景公把冒着热气的麦粥端给桑田巫医看。桑田巫医依然笃定,“你还没吃到嘴里?”景公愤怒,斩了桑田巫医。麦粥还有点烫,景公刚要下口,突然肚子一阵叽里咕噜,涨了起来。

屎来刻不容缓,景公一路狂奔跑向厕所,只恨厕所没盖近点。终于憋到了厕所,裤子解下来,结果不知是方便得太畅快以至于身体过于放松,还是太用力踩断踏板而失去重心,还是因为疾病脑袋昏沉站立不稳,景公掉进了粪坑,于是,这个吞粪饮尿的粪坑,在景公病入膏肓时日无多,连一口新麦粥还没吃下的时候,就要了晋景公的命。《左传》惜字如金,“将食,涨,如厕,陷而卒。”

对于这个结局,在捧腹大笑之余,倒也值得深思。

掉进粪坑一定会死吗?左传中说“陷而卒”,到底是怎么个“陷而卒”?

显而易见的是,那时的厕所是敞开式,所以可以排除沼气中毒导致昏迷;“及日中”方由近臣背出,可知晋景公临死都没呼救(排除出于面子拒绝呼救),为何景公没机会呼救?

第一种可能是惊吓导致疾病发作晕倒在粪坑中溺亡;第二可能是,粪坑太深,一进去就没机会再喊出来,于是溺亡。所以可能是考虑国君尊严,作者隐去了一个字,晋景公应是“陷,溺而卒”。

再想,如果是溺亡,景公所去厕所就没有做好维护工作,如加固踏板、清理粪水(暂且认为景公没有慌不择厕,去的是专厕)?只能说当时还没有意识到厕所也会“杀”人吧。

景公用生命痛告后世君主,如厕有风险,大号需谨慎啊。这可能是现代影视宫廷剧中皇帝都用恭桶或痰盂的原因吧。

本文作者:钓娱记(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