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高血压“厕所事件”野史趣闻
原创 2017-05-24 御姐话健康 首荟
高血压
高血压是最常见心血管疾病,是脑卒中和心肌梗死的最主要危险因素。
01 北京安贞医院副院长周玉杰:
一半心梗与高血压相关。
我国因心血管死亡约350万人,其中50%的心肌梗死与高血压相关,40%~50%的心力衰竭源于高血压。血压每升高 20 毫米汞柱,患心脑血管疾病风险增加一倍。
02 中国卒中学会常务理事缪中荣:
三成脑卒中源于高血压。
高血压是脑卒中最主要的危险因素,34.6% 的脑卒中归因于高血压,高血压患者脑卒中发生率是正常血压人群的 7.76 倍。如患者血压降到合理水平,脑卒中发生率可降 38%~50%。
为了提高大家对于高血压的认知,从2017年起,国际高血压学会与世界高血压联盟将5月定为“全球血压监测月”。
高血压“厕所事件”
01 “厕所事件”高发
按照每天大约上厕所6~8次来算,每个人一生中大概有2~3年的时间是在厕所中度过。同时,厕所也是家中安全风险最高的地方。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研究数据证实,美国每年大约有23.5万人在厕所里发生意外被送进急诊室。
02 “厕所事件”发生原因
高血压患者如果有便秘,排便的时候小腹用力会使得心跳加快,心脏收缩加强,心搏出量增加,血压在本来就很高的基础上再次升高。当压力超过血管壁的承受能力的时候,就会导致血管破裂,发生脑出血。此外,用力排便给心脏造成的压力,还会导致许多心血管事件。一些心内科患者在排便时出现的心脏骤停,就与此有关。
所以,高血压患者务必要预防便秘。
但是,高血压患者避免便秘是一件有难度的事情。这和不少患者长期服用钙拮抗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有一定关系。那么,如何在日常生活中尽可能地防治便秘呢?
高血压患者防治便秘
01 定时排便
一般在晨起或用餐之后最易排便,选择适合自己的排便时间,有规律的蹲厕,不管有无便意,或者能否排出,长期坚持便可形成定时排便的良好习惯。
02 调整饮食
平时多吃些富含纤维素的食物,如玉米、芹菜、韭菜、菠菜、成熟香蕉、苹果等,增加膳食纤维、刺激肠道蠕动。此外,芝麻、核桃、花生、杏仁、松子等具有润肠作用,也可适当吃些。
03 足量饮水
便秘多是由体内水分缺乏,大便无水行舟导致的,所以充足的水分对于预防和改善便秘来说至关重要。每天早晨空腹时最好能饮一杯温开水或蜂蜜水,可以有效增加肠道蠕动,促进排便。
04 适当运动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尤其是腹肌锻炼,以增强腹部肌肉的力量和促进肠蠕动,提高排便能力。不能剧烈运动的老年人可自己做腹部按摩,由右上腹向左下腹轻轻推按。
05 选择坐便
相较于坐便,患者使用蹲便时发生心梗、中风的几率更高。所以,有高血压患者的家庭,马桶应尽量选择坐便。同时,马桶边最好能够安装把手以供老人搀扶。
养阴益气 泻浊通便
本文作者:健康之初肛肠科(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