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国历史典故家喻户晓,谁最后统一三国,你可知道?野史趣闻
在中国提起三国可以说是家喻户晓老少皆知,多少都能讲一点。可是你要说三国是由谁统一的,可能就有很多人不一定知道。大家都知道三国中曹操是三方势力最强的一个,也没能够使三国统一。那么,是谁最后统一三国的?是司马炎,时间是在公元280年。
司马炎(236年-290年5月16日),字安世,河内温县(今河南省温县)人,晋朝开国皇帝。司马懿之孙,司马昭嫡长子,晋元帝司马睿从父。265-290年在位,谥号武皇帝,庙号世祖,是为晋武帝 。
三国时代世家望族的低位很高,司马懿是司马世家的青年才俊,曹操在世的时候因为发现司马懿扭头时好似“狼顾”,所以并不看重司马懿,但因为司马懿在政治上军事上确实有大才,所以曹操死后司马懿成为魏国重臣。曹丕死后,公元249年,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魏国大权。三国中国力最弱的是蜀汉,最先被魏灭亡。263年司马懿之子司马昭兵分三路,大举进攻蜀国,同年刘禅投降蜀国灭亡。265年,司马懿的孙子(司马昭之子)司马炎逼迫魏元帝曹奂禅位于己,并废黜曹魏皇帝曹奂篡夺了皇位而称帝,建立晋朝。定都洛阳,史称'西晋.
在三国鼎立之时,魏的势力已超过蜀、吴,如以人口计,魏约占全国人口3/7,蜀、吴合占4/7。263年,魏灭蜀之后,三国鼎立变成了南北对峙,魏的力量更加强大。司马炎代魏之后,雄心勃勃,准备出兵灭吴,统一全国。
279年司马炎又命杜预、王濬等人分兵伐吴。吴主孙皓的荒淫、残暴使吴国丧失了重整旗鼓的机会。孙皓命令大臣的女儿要先经过他的挑选,漂亮的入后宫供他一人享受,剩下的才能谈婚论嫁,这使他丧失了大臣们的支持,自毁根本,最终成了孤家寡人。对他劝谏的中书令贺邵不但没有受到他的表扬,反用烧红的锯条残忍地锯下了舌头,其残暴程度与商纣王没有任何区别。孙皓杀人的方法很多,很残忍,像挖眼、剥脸皮和砍掉双脚等。孙皓的残暴注定了他要灭亡。由于孙皓的残暴使手下的将领们也对他丧失了信心,纷纷投降西晋。西晋的大臣们见吴国国力下降,政局不稳,也纷纷劝说司马炎趁机灭掉吴国.
由于司马炎准备充分,时机恰当,战略正确,前后仅用了四个多月,便夺取了灭吴战争的全部胜利。从此,东吴的全部郡、州、县,正式并入晋国版图。咸宁六年(280年),孙皓投降,东吴灭亡,三国鼎立的局面完全结束了。晋武帝司马炎终于统一了全国,结束了长达近百年的分裂局面。
司马炎建国后采取一系列经济措施以发展生产, 太康元年,颁行户调式,包括占田制、户调制和品官占田荫客制。太康年间出现一片繁荣景象,史称“太康之治”。公元290年病逝,葬峻阳。
本文作者:映月博古论今(今日头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