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起福利院里的欢颜笑语野史趣闻

2018-09-09 19:30:28

如今,走进吴起县社会福利院,到处都充斥着老年人的欢颜笑语,他们都是孤寡残障的五保老人。近年来,县社会福利院党支部坚持以“家、孝、乐”办院为宗旨,以“党建引领,贴心服务”为思路,不断精细管理,丰富载体,优化服务,让生活在这里的老人们其乐融融。

以“家”办院,精细管理强基础

“家有一老,如有一宝。”道出的是人们对老人的珍爱、尊重和保护,传承的是尊老敬老的美好传统。对于福利院的工作人员来说,每位老人每一个都是“宝”,他们以院为家,用心经营管理,对待这些“宝”如数家珍。

福利院是老人的家,在这里,老人们能够体会到家国温暖,能够感受到社会福祉。县社会福利院以“家”办院,强化内部管理,优化服务质量,让党的温暖无处不在。

在安全方面,严格执行安全生产岗位制度,定期开展安全隐患排查,落实整改措施,建立长效机制;定期更换院内消防设施,适时更换老化线路,建立公共吸烟室,严防意外火灾事故;适时维护公共区域监控设备,确保意外事故可查可控可救;每天安排工作人员、护理员交叉检查,重点检查设施运行情况、老人生活状况。

在膳食方面,福利院开辟了种植园,种植绿色无公害蔬菜,既丰富了老人生活,也保障了蔬菜自给;膳食搭配对老年人尤其重要,福利院建立了粗细粮搭配、肉菜类交替的养生食谱,做到主食软硬适中、配菜营养健康;福利院从食品原材料采购入手,建立食材冷冻室、食品留样柜,严把食品质量卫生,做到饮食安全,膳食健康。

在医护方面,福利院积极推行“医养结合”,在院内设立医务室,调配专业医生和护士,有效提高了医护水平;为了详细掌握老人的身体状况,福利院定期组织体检,为老人建立健康档案;同时积极与县城公立医院达成就医协议,有效保障了老人的身体健康。

以“孝”办院,悉心照料暖人心

在福利院的小院里,有一群身影一直在忙碌着,从早到晚,夜以继日,她们始终陪伴着老人,悉心照料,温暖着每一个老人的心。

老人入院前,住养房间早已窗明几净,干净的被褥、合身的衣装、整齐的陈设,彷佛贵客将至,一切都早早精细筹备着,反复检查好几遍;每天早上,工作人员为需要特别护理的老人更换尿布、翻身清洗、修剪指甲、送粥喂饭。她们起早摸黑,不嫌脏、不嫌累,为全院老人提供生活上的全方位服务,让老人们感受到社会大家庭的温暖。

常言道:“爱的最好方式是陪伴”,为了丰富老人们的业余生活,早晨她们带着老人一同晨练;早饭过后,活动室里,她们与老人一同观看富有地方特色的戏曲、革命影片、陕北说书;午餐时间,她们搀扶老人就坐、盛饭、夹菜;她们还经常与能拉会唱的老人一起,在茶余饭后为老人们送上各种精神食粮。护理员给予了老人贴心备至的精心照料,她们根据老人的身体状况制定个案护理方案,细心照料老人的饮食起居,每半年组织院民参加一次免费体检,医务人员为院民建立健康档案,掌握院民服务需求,力争让每一位入院老人过得更加安心舒适,让老人们每一天过得开开心心、快快乐乐。

以“乐”办院,文化娱乐凝氛围

在福利院居住生活的老人,大都独居日久、内敛成习。为了营造一个健康欢快的生活氛围,这里时常上演着各种民间小戏、举办着各类文化联谊活动,浓浓的文化氛围充斥着院内每一个角落。

晨曦微露,院子里准时响起的晨练音乐,已成为固定不变的集结号,老人或三三两两结伴集合,或相互搀扶步入院内,随着轻柔的节奏,做一些力所能及的肢体锻炼。日过半晌,棋牌室里寂静如初,象棋盘上车马杀伐;放映室内聚集着观影爱好者,抗日大局正在火热演绎;阅览桌前的白发老者,老花镜擦了一遍又一遍,仍不忍放下手中的书本;活动台前,一根桌球杆微微晃动,也在努力着追赶母球……夕阳斜下,院子里早早搭起的皮影戏台和说书剧场,是老人们的最爱,他们比演员入场更早,静坐马扎,耐心等待。华灯初上时,老人们都已各自回房,观赏着自己喜欢的电视节目,有的房间已传出微微的呼噜声。

福利院的老人是幸福的,不仅仅是院内的乐趣,更凝结着全社会的共同关爱。3月5日,福利院到处都是“雷锋”,志愿者在打扫房间,小学生在捶背揉肩……6月1日,校园文化服务队来了,小演员略显胆怯,用歌舞传递着大爱……农历八月十五,社区工作人员来了,带着月饼和保健品,为老人上演了一台中秋晚会……农历九月初九,慈善协会带着被服、爱心人士带着礼品,老人们一边欣赏着院里排演的节目,一般品尝着时令水果……春节到了,工作人员整天忙碌着,餐厅里炒煎炸烹、房间内窗花灯笼、院子里彩带气球,老人们围坐桌前,看春晚吃年夜饭,到处都充满了年味,到处都是欢颜笑语。

供稿:县民政局党委 姚长青

审核:张占博 郭小妮 编辑:徐志河

来源:吴起新长征党建

本文作者:吴所不起(今日头条)
热门推荐